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7月2日–8日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探寻古艺目连戏,弘扬非遗续辉煌”实践团在实践队员的家乡—黄山市祁门县开展了“探寻古艺目连戏,弘扬非遗续辉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实践队员们认真制定计划,积极开展活动。目连戏在祁门有着“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在栗木、唱在马山”的说法。实践团就来到了环砂村,并对村长方锦祁进行了采访。在采访时,方锦祁介绍了徽州目连戏的背景,他表示,2006年5月20日,安徽省祁门县申报的“目连戏(徽州目连戏)”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州目连戏是徽州地区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比徽剧更加久远,被称为“百戏之祖”。方锦祁还对目连戏的历史及内容进行简短介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采访结束后,环砂村村长方祁锦带领实践团参观目连戏起源地环砂村。方锦祁首先告诉实践团环砂村名字的由来。环砂村在古代叫做傅家庄,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目连戏中的傅相是这里的大庄主,他乐善好施、爱护生灵、栽植了许多白果树、放养了满河鱼虾,故环砂又称为白果树下、傅家庄。随后,方锦祁带领实践团参观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叙伦堂”,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双姓祠堂,供奉着程、傅两姓祖先。祠堂内有立柱和横梁,高悬于中堂上方的苍劲有力、庄重大字“叙伦堂”和矗立两侧的程氏祖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令人肃然起敬。程、傅两姓共用一座祠堂,也体现了环砂人的淳朴善良、人文和谐的良好民风。祠堂外还有两块“富春桥”的石碑,分别形成于明朝万历和清朝光绪年问,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后,方锦祁表示,为促进乡村振兴,改良村庄风光,弘扬非遗文化,他们将徽州砖雕与目连戏文化相结合,打造一座独具魅力的文化桥。
通过此次对环砂村的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目连戏的历史背景,深切感受到了目连戏的戏曲文化与祁门县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2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