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舌尖上的非遗——柳州螺蛳粉的烟火气息

来源:泰州学院 作者:方美琼

导语:美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而螺蛳粉作为柳州的传统特色小吃,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美食爱好者。最近,我有幸前往柳州品尝地道的螺蛳粉,以泰州学院“文化守望·非遗传承“暑假实践活动调查员的身份,开展对柳州螺蛳粉文化的探究,感受柳州螺粉文化中所蕴含的烟火气息。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感悟和收获。

一、 舌尖上的享受

柳州当地的螺蛳粉不同于畅销网络各式各样的袋装螺蛳粉,光是参观螺蛳粉的制作过程便给人不同寻常的感受。选取的米粉是柳州当地特有韧劲十足的细粉,将其放入特制的工具中,在滚烫的热水里来回摇晃个数十秒,将其控水捞出便好了。同时,有不同种类的蔬菜任君挑选,例如空心菜、生菜、木耳菜。这些蔬菜不需要煮得很熟,与米粉的煮法一样,只需要在热水中“体验”一番足矣。粉菜结合,再加入已经精心烹制过的酸笋、木耳、花生、萝卜干、腐竹等等,最后淋上熬制许久的螺蛳高汤。汤与各种食材接触的那一瞬间,将螺蛳粉独有的鲜香全部迸发出来,令人垂涎欲滴。看着便是享受,吃起来更是美味。鲜香酸辣烫,在一碗粉中同时品味出来,没有网上风靡的“臭味”,有的只是螺蛳粉给人味蕾的刺激,想要再品尝一碗的冲动。

二、 文化的传承

柳州螺蛳粉与其它非遗文化很大不同的一点,便是一直在得到好好地发扬与传承。柳州不仅专门建立了柳州螺蛳粉博物馆供人参观,还在柳州博物馆、柳州群艺馆等都有螺蛳粉文化的介绍及传承记载。大大小小的螺蛳粉产业园区,不仅是柳州经济的支柱,更是柳州螺蛳粉文化逐步走向全国的源泉。街头小巷,也从不缺乏柳州螺蛳粉的身影。不需要多么高大上的场合,只需要一双筷子,柳州人民便可以大快朵颐。炎热的夏季,便在嘈杂的吆喝声中,吹着呼呼作响的风扇,在汗水中品味。寒冷的冬季,便哆嗦着身子,体会螺蛳粉的滚烫漫上心头。柳州螺蛳粉,对于柳州人民来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亮色。“去嗦粉不!”这句最朴实的言语在每一个柳州人心中萦绕。

三、 人文之旅

品尝美食的过程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人文之旅。在柳州的街头巷尾,我看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在经营着自己的小吃摊位。他们带着对美食的热爱和用心,每天为游客提供着美味的螺蛳粉。品尝美食的同时,我和摊主们聊天,了解了他们的辛苦和困难。柳州螺蛳粉之所以能在网上拥有如此好的口碑,被众多网友所青睐,与摊主对美食的坚守密不可分。这次美食之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柳州的特色小吃,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怀。

结语:柳州螺蛳粉,是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它不仅让我品尝到了舌尖上的美味,更让我领略到了柳州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螺蛳粉代表着柳州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传统的执着坚守,也见证了柳州人的敬业和用心。每一碗螺蛳粉都是一份对味蕾的愉悦和对柳州的认同。无论是美食还是文化,柳州螺蛳粉都让我收获了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厚意。品尝螺蛳粉,就是品味柳州的人情味和生活的美好。将这份感悟带回家,我愿与更多的人分享柳州的美味和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魅力,将这份舌尖上的非遗继续传承。

图为实践者在品尝螺蛳粉。通讯员 方美琼 摄

图为实践者在柳州群艺馆参观。通讯员 方美琼 摄

图为实践者在柳州螺蛳粉店。通讯员 方美琼 摄

通讯员:方美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四渡赤水纪念馆红色教育
一、背景介绍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
传承红色精神,感悟红旗渠奇迹
传承红色精神,感悟红旗渠奇迹为深入了解红旗渠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河南工业大学星火聚力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10日到达安阳林州,开启了他们参观红旗渠的实践之旅。实践团通过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重走…
情满山南,相遇相知卓玉
8月2日下午,由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人文科考队举办的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营仪式暨“夏令营第一课”在山南市扎囊县吉汝乡卓玉村村委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农业大学校团委汪子钧、山南市吾龙村第一支部书记把…
走近古韵滁城,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小朋友有什么坏心思呢
变成成年人之后,我们感到开心的阈值在慢慢变高,渐渐的,我们变得很难露出一个恣肆的笑容。但是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支教队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无数次被小朋友们的笑容吸引。在小朋友的世界中,…
参加三下乡实践,发现新世界的窗口
参加三下乡实践,发现新世界的窗口作为一名大学生,最近参与了一次三下乡活动,深刻体验到了它带给我的益处和价值。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所谓的三下乡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下乡参…
文明实践,携手同行
以梦为马,一起向未来
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是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自发组织、校团委领导下的群众性体育类团体,成立于2003年12月4日,至今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自2005年选定西藏萨迦县为目的地开始,到2023年的山南扎囊,今年夏天,中国农业…
参加支教实现儿时梦想:当一名老师
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因为有了理想,人们才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努力。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辛勤的园丁——一名老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老师像蜡烛,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老师像园丁,把幼小…
安徽大学薪火旭光支教队:火箭中承载小小梦想
2023年8月4日星期五上午,暑期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雷欣燕老师准备用一个特殊的方式跟小朋友们告别,结束这一次的活动,留下美好的回忆。一大早上,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有精美的小零食和饮品,这是老师们为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