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与岗位科学家同行,调研水产种业发展-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作者:代光建

践行大食物观,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调研湖北水产种业发展

7月12日至18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湖北省武汉市、鄂州市开展水产种业调研。实践团将走进生产一线,结合专业知识,旨在拓宽视野,树立大食物观,深入了解水产种业的现状、难题及潜在机遇。

深入智慧渔业设施平台,见证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汗水渔业”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渔业的需要。渔业在不断朝着具有科技含量的方向升级,渔民们正在用科技点亮智慧渔业的发展。为真正了解智慧渔业的建设情况,7月12日上午,实践团调研了武汉青鱼原种场,实地参观了场内的智慧渔业设施平台,见证了科技创新点亮智慧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原种场负责人丁运敏介绍,武汉青鱼原种场由武汉农业集团投资成立,占地1580亩,主要负责为长江青鱼种质基因库500组原种保种,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青鱼原种场。该场作为武汉多所科研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实践团成员在场内员工黄瑶的带领下,参观了场内的智慧渔业设施后台。在这里,实践团成员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智慧渔业设施,看着屏幕上实时播报的数据,成员们不禁发出惊叹。其中一项鱼病检测技术让实践团成员印象深刻,仅需把鱼体表现的症状提交后台,就会有相关领域专家免费提供解答与帮助。

此外,实践团还向黄瑶了解到场内的一大特色——吊水鱼,是将长到一定规格大小的青鱼转移到鱼池中饲养,不再进行任何投喂,只吃浮游,让鱼“瘦身”,直到它们将体内的代谢物排干净就可以投入市场售卖。由于这类鱼蛋白质含量更高,肉质更加紧致,倍受消费者青睐,价格比普通青鱼高一些。一天下来,实践团成员最大的感受就是“炫酷”。从交配到育种,现代化技术与自动化系统相结合,真正做到青鱼“优生优育”。

团队在武汉青鱼原种场合影

探索名贵水产品繁育中心,学习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刀鲚,又名刀鱼,营养价值高,位列“长江三鲜”之首,但其产量主要为野生捕捞,因此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百姓难以承受。刀鱼人工驯养与繁育工作亟需突破。为了解刀鱼人工驯养和繁育方面的工作,7月13日,实践团成员前往武汉市蔡甸区的武汉恒宇信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见面伊始,合作社负责人陈国荣对实践团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养殖设施。

在参观过程中,陈国荣自豪地介绍道:“我们合作社是武汉首个刀鱼、河豚和鲥鱼的繁育养殖试验示范基地。” 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刀鱼、河豚和鲥鱼合称“长江三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营养价值闻名于世,肉质鲜美,但对养殖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大水面养殖的情况下,为了时刻维持养殖水温在18℃-30℃,夏天需要不间断向水体中喷洒井水,冬天需要搭建大棚进行保温。

同时,长江三鲜都是洄游鱼类,淡水产卵,繁殖后入海。为了满足长江三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合作社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向水体中小心地添加含盐化合物,使鱼体逐渐适应养殖环境,这是一份需要时间与耐心的工作。

最后,当谈及与水产养殖的缘分时,陈国荣脸上挂满了笑容。他说:“我是从2013年才开始做水产养殖的,纯粹就是因为喜欢。”至于为什么选择养殖难度大且价格昂贵的“长江三鲜”,陈国荣补充道:“教授们都告诉我这个有难度,而我这个人偏偏就喜欢挑战极限。”

开展刀鲚人工驯养与繁育工作,将其野生变家养,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对长江优质鱼类的消费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但刀鲚人工驯养与繁育中普遍存在应激致死、苗种存活率低、养殖模式缺乏、越冬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使得这项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不少养殖主体单位望而却步。目前,合作社养殖的“长江三鲜”尚未进入零售市场,大部分都用于科研试验。虽然在创业初期经历了诸多波折,但是因为热爱,陈国荣一直坚守在这个行业,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名贵水产品养殖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让它们能够被端上老百姓的餐桌。

实践团成员同武汉恒宇信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国荣交流学习

参与基因研究,助力武昌鱼育种进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走出课堂,走向实践。7月14日至18日,实践团队在水产学院鲂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专家高泽霞教授课题组的武昌鱼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团队的带领下,赴湖北省团头鲂(武昌鱼)原种场开展武昌鱼全基因组设计育种研究的采样工作。

湖北省团头鲂(武昌鱼)原种场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和国家大宗淡水鱼团头鲂育种基地。2009年至今,武昌鱼原种场和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就武昌鱼的研究开展了紧密的合作,形成了产学研校企合作方式。

在此次采样中,实践团成员对来自湖北海大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1000条一龄武昌鱼群体进行了生长指标(包括全长、体长、体重)测量,并采集对应肌肉、性腺、尾鳍样品用于后续进一步研究,为后期武昌鱼全基因组建构及武昌鱼优势种质筛选奠定基础。

起初,狭窄的操作空间使得人员流动不畅导致研究进程缓慢,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实现高效流转?经过午休间隙的讨论,实践团制定了一条直线式循环的操作路线——实践团成员一共分为捕捞、测量、剪鳍条、记录、芯片注射等5组,每条鱼自某个鱼池捕捞上岸经过一个循环又放到专门的鱼池,如此往复,有效避免了人员的来回流动。

五天的实践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科研的魅力与艰辛。实践团成员朱紫燕说:“虽然武昌鱼的遗传改良工作量大,流程繁琐,但武昌鱼是湖北省的历史文化名片,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性状的改良对社会有实实在在的贡献,更是在践行习总书记的大食物观。所以若能找到目标性状关联的关键基因,筛选并创制武昌鱼生长、抗病和抗逆新种质,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实践团成员在湖北省团头鲂(武昌鱼)原种场实践学习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成员树立并践行了大食物观,了解到水产种业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融入,同时还需水产一线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的拼搏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3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南药之乡洪冠镇的由来
2023年8月2日,岭南师范学院南药科技志愿服务实践队前往茂名市信宜市洪冠镇——南药之乡开展调研,信宜洪冠历史悠久,我们对其名称来源开展了相关调研。信宜市,古称梁德县、怀德县、南扶州、窦州.信宜县原名…
彼岸荣光实践队:缅怀革命先烈
2023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彼岸荣光实践队”到达泰安市徂徕山抗议武装起义纪念馆。实践队员们看着在抗日战争中发挥至关作用的抗日文物这些文物身上的残缺和铁锈,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抗…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临潼暑期实践团采访“非遗”传承人活动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临潼暑期实践团采访“非遗”传承人活动2023年7月3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小队同学前往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剪纸”的传承人张绵、魏永…
赴凤阳小岗村 探寻发展成就之旅,地信学院“小岗之旅”暑期社会实践
为探寻小岗村发展成就,感悟新时代小岗精神,2023年6月29日下午,滁州学院“地信学院——赴凤阳县小岗村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达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包干纪念馆:穿越…
青春践行二十大,温情绽放在盛夏(三十四)
为了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的认识,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从而更加坚定地跟党走、永远拥护党和捍卫党的利益,必须学习党章,使自身在思想上进一步加深对党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
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实践纪实 服务家乡,锻炼自己
服务家乡,锻炼自己毛泽东主席曾说: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尽绵薄之力,不留遗憾。大学生要以星火之名,放飞青春梦想,以勇士之姿,走向基…
趣味课堂伴成长
为了让小朋友们身心健康发展,7月中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前往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的月畔湾社区等八个社区开展支教活动,志愿者们着手打造一个趣味课堂,让小朋友们能在快乐中学习…
武东院三下乡:一管清水进农家,居民喝了安心家
为了让居民喝上健康和有质量保证的水,宜昌市政府对水库水厂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武汉东湖学院乡见未来实践队便来到具有其代表性的胡家畈水厂进行参观和学习。胡家畈水厂紧邻胡家畈水库,是水厂的主要供水…
再走先烈路,重温中国红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暑期实践团于2023年7月初开展了暑假“三下乡“的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党的理论宣传及调研为主题,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重温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我们不仅仅了解了抗战的艰辛…
青春践行二十大,温情绽放在盛夏(三十三)
为了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的认识,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从而更加坚定地跟党走、永远拥护党和捍卫党的利益,必须学习党章,使自身在思想上进一步加深对党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