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年7月17日到2023年7月23日,我在珠海市斗门区新西埔新徽实验学校,参与了锌镱服务队的三下乡活动,在本次的线下调研,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也有别于调研主题的体验和想法。
我们调研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该校的媒介素养(获取、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的现状,另一个是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现状及难题。
在三下乡开始时,我们便发放问卷下来。在收到的问卷中(刚开始是面对小学生,后是面对初中生)有很多无效问卷,像缺题的、不认真看题目要求的和极不合理的,第一次感受到了线下问卷的难。后面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老师给了我们一些方向,她说孩子们在日常中很少使用电子设备的,在一定程度下会减少被诈骗,获取不正确信息的状况发生。由于很少使用、很难使用,学校又很少开设该类课程(只在班会课上开展),加上学生对这个东西的了解较浅,不够深入,问卷的设计比较主观难考察个体的真实水平,都有可能导致问卷的填写与实际有所出入。
(采访到一位初三的老师)
其实他们在填写问卷前,我们便告诉他们有不懂的可以举手向我们提问,我发现小学生举手更积极,更敢于向我们求助;而初三的学生虽然有问题,用不懂的眼神望向我们,却不敢举手,反而是看向同桌或者后面的人寻求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问卷的填写。相互看答案,相互干扰,这都让这次的问卷调查很难接近个体的实际情况。加上学生们填写问卷的意愿不是很高(抢占了他们的下课时间),这都使这次调研比较困难。其中,有别于调研外的转变,也让我蛮好奇,觉得可能是同伴关系在影响,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没看出什么差异。但其实对调查研究很有参考,因为中小学生同伴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使对这次调研帮助不大。我觉得要研究此转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在采访了当地的老师后,发现他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限于个人使用多媒体工具的能力、浏览正确网址获取资料的能力等。强调对信息的选择、获取和技术的应用方面,较少涉及学生个人面对信息时的理解、质疑、评估、创造、思辨方面的能力。学校较少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学生又很难接触到电子产品,便以其片面理解的方式来回答。这使得这次调研难上加难,在后期的分析中也会受到限制。
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媒介素养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不同老师对媒介素养的态度,其中有位老师觉得一些短视频加大了孩子们对爱情的错误认知,并认为性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很有必要。
(采访的一位认为性教育比较重要的老师)
在大体调查完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后,我们前往斗门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去了解相关情况,在收集村民问卷时,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像不太会说白话、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填写调查问卷、问卷的专有名词太多(村民很难理解)于是我们改成访谈的形式去调研。虽然比较仓促,但是也有满满的收获。在采访了一个钓鱼的工人,是他所说的话,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他说:“国家还是没有大力发展农村。农村的人均收入,还是提高不上来。提高不上来,肯定是有原因,你像我是农村的,种地的。干了一辈子了,什么都涨价就是粮食不涨。干一年了,挣那一点,收入那一点粮食还不够投资的,谁还种地啊。收入和投资不成正比,导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留下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由于采访者的思路比较开阔,这是做了整理后的精简版)
(在搞菜的老人家,我们白话不太好,沟通起来不太便利,但老人家很和善)
(采访的正在钓鱼的工厂打工者)
后面细细琢磨,发现他的话确实很有道理,我就想到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东西,很少自己去买菜,比较性价比,很少自己去做一件事去体验。在网络(线上购物、线上交友)发达的今天,我们有时忘记了,与人交流想法,而转向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被自己的认知所困,也是一种信息解放。这样多出去走走,去看看不同人对事情的认知,也许会有别样的收获。
在采访完村民后,我们又去寻找游客,游客们的填写意愿不高,我们一边送扇子和零食,一边给他们填写问卷,在最后还是解决了。后来我们采访了负责乡村风情带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才切实体会到乡村振兴正在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时期,基层工作者要不停地走访、实地调研,结合多种方式让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第一次以切实的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不容易和艰难,也第一次切实地明白了乡村振兴的艰难和重要。国家每年也有加大力度去扶持乡村振兴,例如归雁工程,每年给予种地种粮的人补贴。
(采访负责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基层工作者)
未来仍需努力,多走走,看一看,听听他们是怎么看待世界的,他们是怎么说的。
最后感谢这次实地调研,这个难得的经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4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