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冠镇,传说东有狮、象二山间有中宫燕古河,架空粗藤被断淌红液七日,染红河水,故名红观。后以同音易名洪冠。 夏、商、周属百越地,秦属桂林郡,汉初属南越国,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至三国时期,属交趾(后改交州)州史部苍梧郡端溪县,晋属端溪县,南朝梁属梁德县,隋属怀德县,唐、五代属信义县,宋、元属信宜县,(1577年)罗旁战事后属西宁县感化都,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属信宜县感化都,民国时期为大樟堡,1958年称上游公社,1962年分为洪冠、大樟、楼垌三个公社,1982年改洪冠区,1986年建洪冠镇。
全镇发展较快的特色作物有粉蕉、三华李、大肉姜、三黄鸡、凼仔鱼,是该市粉蕉、三华李生产区和大规模的益智鸡养殖基地之一。益智是洪冠镇最主要的中药材特色品种。在镇内建成了万亩益智生产基地,并进一步扩大著名品牌南药的种植规模,开发了益智鸡、益智粽、益智仁、益智饮料、益智凉果等一批生物产品。
1992年洪冠镇被省定为“省木本药材肉桂生产基地”。
南肉桂产品曾在1995年和1997年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得国际名牌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