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暑假行——“领略传统手工工艺,走好周村烧饼两创之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张耀坤

“中国烧烤看山东,山东烧烤看淄博”,淄博烧烤的持续火热深受广大食客的欢迎和喜爱,淄博烧烤不仅是一种美食,更体现了淄博的传统饮食文化。为了进一步探秘淄博传统饮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忆传统,展未来,致创新”社会实践小队队员张耀坤于2023年7月8日前往淄博市周村区走访调查周村传统美食——周村烧饼,调查手工传统工艺制作流程,深入思考周村烧饼的创新创造发展之路。

周村素有“丝绸之乡”、“金周村”、“旱码头”等美誉,1750年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村”。周村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自古时开埠以来,就以染织行业、丝绸贸易而闻名于全国,是全国有名的旱码头之一。除了商业发达外,周村烧饼作为特色美食,也成为周村的另一张闪亮名片。为深入了解周村烧饼的传统制作工艺,社会实践小队队员张耀坤来到了周村烧饼博物馆。

图1—周村烧饼博物馆

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解释为“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迈也,亦以胡麻著上也”。溲,就是浸泡、和面的意思;“大漫迈”指形状大而平整;胡麻,是一种植物种子,富含优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胡麻,即芝麻,相传张骞得其种于西域,故名。”因此,从原料上看,胡饼就是覆以芝麻的面饼,这与今天的烧饼是一样的。《资治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就有贩卖胡饼(即芝麻烧饼)者流落北海(今山东境内)。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清光绪六年,周村“聚合斋”烧饼老店对烧饼制作工艺潜心研制,几经改进,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世。清皇室曾屡次征购“聚合斋”烧饼为贡品。

图2—一张张薄、香、酥、脆的“周村烧饼“出炉

不同于其他食品,周村烧饼至今还保留着纯手工制作工艺。制作周村烧饼,需要独特的工艺和娴熟的技巧。面粉是基本原料。先将水和面进行生发,然后分成指肚般大小的剂子,在案板上进行揉炼加工,增加韧性、延伸性等良好的塑性。再将球状剂子放在延盘内,用手沾水延展成浑圆而薄的生饼。经过水涝、去皮、炒熟的芝麻放入木制晃盘内,双手端平,前后振晃,使芝麻均匀地排列在盘内。随即双手轻夹生饼,到晃盘中着麻,接着贴在烘烤炉的整子上,几分钟内即可烤成。

图3—周村烧饼博物馆内传统工艺复原塑像

在周村烧饼博物馆的现场展示区,制饼师傅将饼胚揉剂,延展成型,均匀地沾上芝麻,左手轻夹生饼并迅速移到右手背上,右臂顺势伸入烤炉内,五指伸展将生饼贴在炉中,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4分钟后,一张薄、香、酥、脆的“周村烧饼”就出炉了。

如今淄博美食火遍全网,周村烧饼不但作为传统手工艺美食的代表之一,而且在不断探索新型发展方向,遵循“两创”方针,即创新创造,既要保护和传承周村烧饼的传统文化精髓,又要运用现代科技和市场理念,创新和发展周村烧饼的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和营销模式。周村烧饼博物馆负责人告诉实践队员,上世纪90年代,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周村烧饼曾多次试验设备革新、隧道式机械流水化生产,终因生产出的烧饼硬而不酥,不易着麻而宣告失败。现在周村烧饼只有和面和烤制环节“两头用电”,其他环节全部依靠手工制作。传承古法、严控质量,正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周村烧饼魅力所在。

周村烧饼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也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从过去类似的方形到今天的圆形;从过去纯吊炉烤制到今天的半机器化,周村烧饼的制作、烘焙技艺虽已演变,但不便的是味道的传承。

图4-实践队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6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振兴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这种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建引领发展,合作助力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了解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走进威海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当地进行调研。党建引领,凝聚发展……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凝心聚力,筑梦兴村

近日,在威海市的田间地头、村落社区,一场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次社会实践围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创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当……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合作社,探求新道路

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走进济宁市王庄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展开调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基层,探寻发展密码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为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模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走进曲阜市王庄镇蔬菜基地。本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耕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独特优势、发展障碍及其影……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基层研乡村,党社联建开新路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优势,服务乡村集体经济,创新村党支部工作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建联筑梦乡村”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烟台、青岛、济宁等……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聚焦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巩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党社建联筑梦乡村”社会实践队前往滨州市车王镇、曲阜市薛家村等地开展寒假社…… 张高齐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践行青春之使命,构建美丽乡村

为了锻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1月15日—24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志愿服务队在淮北市相…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振兴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践行青春使命,构建美丽乡村

为了锻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1月15日—24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志愿服务队在淮北市相…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最新发布

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教学相长乐于行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2023年6月29日上午八点半,由安徽师范大学的部分学生自发组成名叫生科院“文化趣味入课堂,架构儿童兴桥梁”赴芜湖清水街道支援调研的团队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清苑社区二楼…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精神——蒲光服务队走进廉江
7月13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强国有我,青春有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实践。实践团队由工陶、数院、马院、环化等多个学院成员组成,在实践中,他们…
彼岸荣光实践队:革命精神绽光芒
在2023年7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彼岸荣光”社会实践团队到烟台山胶东革命纪念馆参观"两馆一碑"。团队成员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百年荣光,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光阴似箭,…
佛科院蒲光服务队:观湛江市博物馆,感历史文化的精神象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强国有我,青春有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蒲光服务队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实践。在实践中,队员们结合专业所学,助推廉江的红色资源开发和绿色发展。…
青春三下乡,奋进新时代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靓丽身影,凸显青年一代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时代…
河北工业大学青年“三下乡”| 艺术筑梦,为爱上色扮靓美丽乡间
为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乡约盛夏艺路前行”实践队发挥艺术育人的学科特长,奔赴张家口沽源开展支教、调研、墙…
曲园学子三下乡: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幼小心田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8日电(通讯员张芹铨),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忆传统,展未来,致创新”实践队队员于7月3日前往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杨庄集镇苑庙小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张芹铨给学生们进…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一段源远流长的水文化之旅
2023年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向公众展示和传…
新华学子三下乡: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家书,作为古代通讯方式之一,传递着重要讯息,承载着古人丰富的情感。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被各种通讯工具所替代,很少小朋友能够领略家书的魅力。为了进一步拉近来莞务工人员与其随迁子女距离…
文艺献青春,同心证风华
为了深化民族团结特色教育,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2日,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助推七彩梦想,礼赞胡杨精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温宿县开展“文艺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