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兰大学子在会宁:八十七年光阴逝,长征精神永生辉

来源: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梁子星 梁栩翊

两年远征播星火,三军英雄载春秋

甘肃会宁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1936年10月,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无数次生死攸关的考验,中国红军的三大主力,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军就是在这里胜利会师,这也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胜利会师让甘肃会宁成为中国革命由大江南北转向黄土高原的转折之地。

在会师前夕,为阻击敌人,保证会师,红军先后在会宁境内进行了六次大的战斗,1800多名红军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慢牛坡、大墩梁战斗十分激烈,在大墩梁战斗中,红四方面军第5军副军长罗南辉及887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在慢牛坡战斗中,四方面军第31军第93师师长柴洪宇及1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会师期间,组建了以冯青选为主席、张武汉为副主席的县苏维埃政府和5个抗日农民协会。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开展了扩红建政、宣传等一系列活动。

同时,会宁人民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会宁人口约为6万多人,红军会师期间,人民群众不仅为数万红军将士的休整提供了条件,同时还筹集了大量的粮食、衣物和渡河造船所需的木料。1936年9月的《红色中华报》深情报道:“仅在郭城驿一地,就筹集粮食四、五百石”,红堡子一富户捐献粮食达二百石。全县大约为红军提供肉食品生猪、羊只达2889头(只),布匹衣物6380件(匹),此外还有大批的银元。这段历史,为会宁留下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历史传统。

莫道晚霞天光落,红旗映照一方天

红军会宁会师期间,留下了一大批极为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恰逢8月1日建军节,“石转稷香”团队全体成员前往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参观,晴空下,会师塔高高矗立,气势恢宏。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和现代化多媒体展示为一体的纪念性展馆,还是“全国首座、也是全国最大”的纪念馆,也是“全国县级馆藏文物最多”的展览馆。

纪念馆以“红军长征胜利”为主题,真实再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英雄史诗。纪念园中有组团前来的中老年人,也有我们和同样来自兰州大学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学长学姐,还有穿着小军装、背着小书包的小学生们,革命记忆就是这样代代传承下去的。

上午参观完纪念馆后,成员们稍作休整,再次前往会宁县著名景点桃花山。桃花山是集红色旅游、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也是会宁第二大旅游景区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题写园名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在桃花山建成,微缩了长征路上14处景观。

我们在爬山的同时,也是在重走这条先烈们曾走过的“长征路”。原本在上山时,天气阴沉欲雨,狂风大作,但团队成员都选择坚持下去,登至山顶,乌云散去,正是霞光满天的美景,正应和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中的那句“拨开乌云见太阳”,这正是红军之于那个旧中国的意义。在桃花山乐楼,来自陕西省周至县的秦腔剧团为建军节准备了剧幕表演,大西北的广袤,黄土地的厚重,孕育出了这种粗犷、苍凉的戏剧形式。走下山,是热闹非凡的桃花山庙会活动,人群里闪烁着万家灯火,如今热闹繁荣的时代就是那段峥嵘岁月最完美的续章。

作为肩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只有铭记初心,高举旗帜,服务于民族和国家发展,才能让青春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

乡村振兴宏图梦,锚定前行路更宽

“南川·红军村”位于会宁县城郊,旧称南十村。1936年,南十村由于地处会宁县交通要道,会师红军曾驻扎于此。看到疲惫不堪、衣衫褴褛的红军,南十村的村民们自发地把房屋腾出,让给红军借宿,把自家的存粮炒熟磨成面粉,放入红军的军粮袋中,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篇章。

由于地理原因,南十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2020年,南十村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积极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建设,对南十村环境进行美化改造,打造集“红旅、生态、康养、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景点。在企业与当地群众的努力改造下,原本沟壑纵横、土地盐碱化的南十村如今成为了山清水秀、游人如织的“红军村”,被评为甘肃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并于2021年连线央视春晚,直播时间达6分钟。

在参观红军村的途中,成员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积极向工作人员询问红军村的发展情况。在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告诉同学们,红军村由企业与当地村民共同持股所有,迄今为止已接待游客过百万次,仅“五一”小长假期间就接待游客18万次,已解决了当地居民就业问题一百余人,引进大学生二十余人。从军民一体投身革命斗争,到干群同心振兴乡村,长征精神贯穿其中。

未来红军村还将发展养殖、观光、餐饮等产业,进一步改造生态环境,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促进红军村发展,争取打造“南川·红军村”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红色初心文化体验地。

“石转稷香”会宁石磨炒面调研团队还联系到了一位在红军村工作的老党员。老人家身体健朗、精神抖擞,年轻时还担任过村社社长,现如今上了年纪,依然在红军村企业党支部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尽一份力。

提及石磨炒面,他笑着说:“那个改革开放后大家都不吃了,年轻人也都不吃了。”但是看到小杂粮和石磨炒面对产业脱贫、农村就业的贡献,老爷爷依旧十分欣慰。最后,老爷爷还向同学们转达了希望会宁乡下的每一片地方都能发展得越来越好的期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9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讲好曲园故事,弘扬曲园精神

在时光长河中,母校宛如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沉淀着知识的厚重,珍藏着青春的梦想。为了宣传母校,增强人们对母校的认识,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的…… 王书豪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为响应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1月20日,攸县火车站人来人…

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调查

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继续深入开展了以“新”生璀璨,“适”在必行——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中国青年网六安1月20日电(通讯员胡靖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安徽省桐城市市区…

暖“数”相伴: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人教授手机实用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姜泽阳摄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老人亲身实践所授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杏坛薪火,口耳相传

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对大学及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传递‌,启航未来”…

最新发布

感悟辉煌成就,踏梦时代征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实践团走进社区开展
7月21日—24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实践团,走进周边社区及珠江道街道办事处践行宣讲,并进行有关红色文化的调研活动,以青年的力量助力红色文化深入基层群众,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宣讲员…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支教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支教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月13日讯】(通讯员:刘梦含)2023年7月13日,是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开启支教活动的第三天,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慢慢步入…
枣院助乡,我们在行动
#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三下乡##枣庄学院#怀着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怀揣着一颗赤忱之心,我们的“同心振乡”教育志愿服务团队终于迎来了此次的三下乡活动。为了这次的活动,我们紧锣密鼓的准备了许久,…
枣庄学院开展2023年暑期“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商服务实践调研团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开展了以“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电商知识,走“新“更入心7月8日,村委委员带领调研团参观走访当地电…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朝阳伴晚霞,陪伴在身边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爱心先锋,绘梦启航”实践队敬老院志愿服务报告如期举行,车窗外是盛夏伴着蝉鸣,一路上我们在心里猜测着院中会是怎样的情形,可能会比较乱吗?又或者可能环境会比较差?…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趣味运动会圆满结束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趣味运动会圆满落幕【山东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月12日讯】(通讯员:刘梦含)7月12日下午,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彰显青春的风采,体验运动的乐趣,E行天下…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习体操,锻炼体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2023年8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志愿者们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黄柿君安希望小学,开展“筑梦”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通…
成都学子三下乡:学习三线精神,勿忘忧国忧民
学习三线精神,勿忘忧国忧民基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紧扣国防教育的推广的主题,进行与当地企业的对接,探索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当地资…
讲好化橘红故事,弘扬非遗文化
“化橘红是祖先留给我们化州人民的瑰宝,作为橘州儿女,作为化橘红中药文化的传承人,弘扬化橘红文化是我的责任,推动化橘红产业健康发展是我的使命。”化橘红传承人柯东杏说道,这是她愿意付出一生的使命与…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三下乡:尊老爱老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星火追梦志愿服务团队在习家店小学开展了一场以“尊老爱老”为主题的讲座,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