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专业助力南郑县生态治理、灾害防治,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岭南先锋·生态秦岭”社会实践团在郭鸿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中旬赴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汉坪村进行了为期三天地质灾害走访调查。
南郑县地处陕西省汉中盆地西南部,米仓山北麓,横跨河谷阶地平原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区等三个地貌单元,其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7.98%、25.74%、66.28%。区内沟谷密布,坡陡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降水充沛。2021年10月4日,汉中市普降大到暴雨。次日,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汉坪村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灾情严重。团队历经三天前往滑坡地带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村庄调查并对受灾村民进行采访,带领村民加强汉坪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文明宣传,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指明泥石流灾区考察方向
2023年7月15日,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岭南先锋·生态秦岭”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郭鸿的带领下开展调研前期动员会议。会上,郭鸿老师带领实践队员学习 南郑地区地形地貌,分析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因素,并向实践队指出调研的重点,剖析调研路线的地质现象。
会议结尾时,指导老师郭鸿指出青年一派应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入乡村振兴的舞台之中,在实践考察中应关注当地的不良地质现象以及政府治理方式,进行拍照记录,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实践并为南郑地区灾害治理出谋划策。会议上,实践队员斗志昂扬,立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汉坪村灾区治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汉坪村地质灾害警示牌 鲁玉妍 摄
开展泥石流灾区实地考察
2023年7月16日至18日,为研究汉坪村受灾情况和地质特征,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郭鸿的带领下前往滑坡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满怀热情,积极实践,顶着头顶的烈日前行,就连上山途中的坎坷和蚊虫在大家眼里也算不了什么。在为期三天的地质调研中,团队成员在郭鸿老师的指导下充分了解了汉坪村的地质地貌以及泥石流的受灾情况,大家也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了相关生态文明的见解。研究南郑县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为团队的调研重点,山区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不断改变着原始斜坡的平衡状态,给人民生产、生活构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威胁,严重阻碍着本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图为郭鸿老师为实践队员讲解地貌特征 王传 摄
为更好地探究汉坪村泥石流灾区的地质地貌情况,郭鸿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一路边走边讲解有关气候、地形、以及政府相关措施等专业知识,对于标志性的花岗岩还进行收集采样,此次调研无疑是一次受益匪浅的实践活动。郭鸿老师提出,汉山的地质地貌和强降雨是形成泥石流灾害形成的重要原因。
图为郭鸿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采样 文启航 摄
深入泥石流受灾群众采访
2023年7月17日,为深入了解汉坪村生态环境以及受灾群众的民生,考察南郑县政府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及治理情况,实践团队对受灾较为严重的群众进行采访。访谈主要围绕对于泥石流灾害村民的防范措施以及政府的治理情况,并对村民的反馈进行一定的了解。王书记热情接待实践团队成员,对陕西理工大学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提出赞扬和支持。随后,王书记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南郑县政府对于灾害的治理及恢复重建工作,他讲到“灾害无情人有情”,在泥石流发生之后,村民们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房屋和庄稼遭到破坏,民生遭到威胁,随后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做出应对,采取紧急避灾措施,通过进行河道改造工程、挡栏工程来减轻泥石流的危害;对于受灾严重的村民,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入户采访 鲁玉妍 摄
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积极向村民宣传地质灾害等有关知识,呼吁村民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团队成员以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积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汉坪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希望这里不再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而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图为团队成员在村庄张贴海报 王传 摄
生态兴则文明兴,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人民和政府在行动,岭南先锋.生态秦岭调研社也在行动,在新的路途中,积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力量,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全新的面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势在必行!
图为指导老师郭鸿与实践队员调研结束后合影 文启航 摄
作者:鲁玉妍 王传 文启航
指导老师:郭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61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