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秒微涩,五秒回甘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作者:杨智楷

2023年7月19日至7月27日,为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建设美丽乡村,广州中医药大学“三下乡 ”队伍普宁兰薪志愿服务队在普宁市云落镇崩坎村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取得优秀成效。

作为兰薪服务组队员之一,我在这三天来的三下乡服务之中感触颇深,如果要用当地的特产来比喻的话,那就是崩坎村的油柑——“三秒微涩,五秒回甘”

我们的开始,是充满着未知与挑战的,服务第一天来光顾的村民少之又少,也许是天气不好,也许是不信任我们的专业水平,也许是我们名不见经传,也许是心怀叵测之人给村民留下来不好的回忆……无论是何种缘由,队伍的宣传工作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为此,我们齐心协力,风雨不辞,一家一户地造访村民,为他们送去具有中医特色的艾灸、推拿服务,以诚挚的态度告知他们兰薪的到来,宣传我们的特色。可能是因为曾经被伪装成大学生的诈骗犯伤害过的缘故,我们的好意也曾被叔叔阿姨严辞拒绝,但是我们坚信付出是会有所收获的。

三下乡服务的第二天,我们的大部队由崩坎学校去转移到了村委会,我作为留守学校“老据点”的少数队员之一,担负着接待服务对象,带小朋友制做香囊的任务。崩坎村里的孩子们虽然是灰头土脸,却也带着难以掩饰的天真烂漫,他们就如同小猫一般,对生人充满好奇,当我们想要靠近的时候又一溜烟地跑掉了;只有在拿出新奇的小玩意儿时、教他们制作香囊时,才会蹑手蹑脚地跟过来;在和我们熟络之后,就粘着我们不放,和我们谈天说地,甚至可以随时随地看到他们躲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傻笑着,偷偷看着我们工作。孩子们纯洁无瑕的笑容就像是咖啡里的一颗方糖,让我们繁忙的服务生活多了一份令人心安的清甜。但是,不像城市里常见的父母带孩子参加活动,村里的小孩大多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稍大一点的哥哥姐姐又去外地读书或打工,所以才会对我们这些大学生表现得充满兴趣,渴望得到长辈的陪伴关怀。

(图为服务队在教小朋友制作香囊。普宁兰新志愿服务队通讯员 杨智楷 供图)

后来的几天,我们开始了调研访谈,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经历过解放前艰苦生活的她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对党的拥护。她讲述了解放前旧政府欺上压下的恶劣行径,人民食不饱,穿不暖,睡不稳,时常发生的饥荒,让人们不得不上山挖草根,啃树皮。她见证了解放后新政权为人民撑腰,打倒了剥削者;用许多鲜活的事例讲述了党是如何真正让人民当家做主起来。我感觉她就如同一本行走的历史书,书中字字珠玑,用更加精微的视角讲述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她的语言朴素,却又情感真挚,满腔是对党的感激之情。也许我并未见证过那时的峥嵘岁月,但是老奶奶的话语,却让我深深的意识到了现在生活的美好,让我深深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基层全科医生所担负的历史责任。而我也更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回馈社会,就像老一辈热血青年那一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于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建设之中。

随着队伍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的叔叔阿姨也开始渐渐地接受与赞赏我们的服务,来找我们做中医特色服务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也一改之前的怀疑,欣然接受我们的服务,夸赞我们的手法。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常常招架不住阿姨爆棚的分享欲,从家长里短,聊到陈年旧事,若不是后头有人在排队等待,我猜阿姨们大概是不到饭点不停嘴吧。路上遇到服务过的阿姨,也会像本地人一样热情,我们逐渐地被这片土地接纳能与村民打成一片,这就是辛苦劳作之后最物超所值得的收获。通过与农村居民的交流和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和信任。许多居民将中医作为主要的医疗方式,对中草药、针灸等传统疗法有着深厚的认同感。这让我意识到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在农村地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为服务队在给老人艾灸。普宁兰新志愿服务队通讯员 杨智楷 供图)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也发现如今的中老年人普遍面临着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的威胁。老年人缺乏按时服药的意识,就算是患有高血糖或高血压,只要不会感到身体不适,就认为没病,就自行停止吃药。农村里的中老年人也缺乏预防慢性病的意识,饮食高盐,高油,高糖十分常见;有许多中老年人认为疾病是一种难以启齿的事情,而不愿意去体检,去告知家里人;不知道防微杜渐,认为目前感觉身体无不适就是健康。这说明了医疗卫生知识在基层传输的欠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之路任重道远。所以我们中医学生也有必要,有责任在未来将科学的中医医疗知识和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授给平民百姓,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相互结合,将我们所学回馈到生我养我的土地之上,提高农村居民防范疾病和强身保健的意识。

当所有的事情都已完毕,我们的三下乡已接近尾声,回过头来才发现,前些日子里繁忙的服务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特别的回忆,更是加深了我对农村的认识。农村很美好,它的生活节奏很慢,它的环境十分的优美;农村也很寂寥,它充满着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所以。乡村的建设需要年轻有为的青年去注入新的力量,让养活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乡村与土地,再次充满活力与热血,而这项重要任务也就落到了我辈青年的肩膀上。我们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将青春蓬勃的力量回馈给大地母亲。这难忘的三下乡经历,这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任务,也终将会在我辈青年的奋斗之下,如同村民口中常常称道的土特产油柑那般——“三秒微涩,五秒回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讯员 杨智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66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砼心筑梦聚合力 走进山阳促发展
近日,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毓兰镇山阳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砼心筑梦聚合力,砥砺奋进新征程”为口号,携科技、文化、卫生入乡,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浅谈五指毛桃
说到五指毛桃,大家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迷惑了,它其实是一种桑科植物,并不是桃树。至于为什么叫五指毛桃这形象的名字,原因是它的叶子就像一个巴掌,五指分明,果实像毛桃,结在浓密的叶子里。五指毛桃原产…
《循环往复,亦各不同》
每次的日落都不一样,正如作品名称所示:《循环往复,亦各不同》。日落落下虽然只有几分钟,但用相机记录下来就成了永恒,这也正是本次摄影比赛主题“迅景如梭”的呈现。这四张照片是…
湖科大土木学子走进山阳村,用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通讯员邓茗柯丁美美贾盼宁)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乡村安全发展。近日,由任中俊、张宗堂老师带领的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嘉沿善行”支教实践队暑期三下乡:聚微光温暖童心,育善才携手同行
“有这么多小老师给我们上拓展课和衔接课,还开展了趣味活动,这个暑假过得有意思极了!”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中心小学的同学们迎来了一群年轻的新老师,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
青春聚力走基层 乡村振兴正当时
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以党的理论宣传及调研为主题,枣院青年贯彻二十大精神,响应党的号召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河口村,开…
枣庄学院“三下乡”一一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枣庄学院“三下乡”一一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大学生服务团参观了2023年暑假“三下乡”的活动,去了峄城区峨山镇河口村,在此进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用汗水浇灌,以实干笃定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农村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了了解红色文化在农村地区的传承和发展情况,我们这次来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八一爱民小学附近进行了一次走访调研,旨在挖掘…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破解苏南村落的共同富裕密码
为了探索乡村地区共享经济产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休憩与共”实践团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7月1日至7月13日前往江苏省各地村落进行调查研究。在了解当地产业生态与文化…
弘毅文化交流自习室319六六实践团队开展匿名调查问卷活动,了解学生自习效果
弘毅文化交流自习室319六六实践团队于今日进行了一项旨在了解学生自习效果的匿名调查问卷活动。该调查旨在探究学生在自习室学习的效果、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以及所需改进的方面。通过该活动,实践团队希望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