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蚌埠微旅产业 助力蚌埠旅游发展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蚌埠市的旅游业春暖花开,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不仅是为了蚌埠城市面貌的美好展现,更是为了蚌埠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二十大“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旅游发展理念。大学生作为蚌埠市民的一份子,结合自身能力,实地调查研究蚌埠近两年旅游业发展情况,积极为蚌埠旅游发展助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江淮两岸分队在指导老师徐勇的带领下,在这个暑假对蚌埠旅游业发展情况展开了调查。
7月12日~7月14日期间,团队进行线上调研。团队利用互联网针对蚌埠市微旅产业旅游现状、蚌埠市政府对旅游的支持程度、蚌埠市旅游的宣传程度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调查。具体表现为调查了解蚌埠市现有的旅游资源有哪些,包括重要地标、历史遗址、各类性质博物馆博物馆,并搜索各个景区的等级。搜寻还未有具体标志牌和地标的景点,或者是地标已经老旧破损的景点,如一些老市民“口口相传”的老街,以及逐渐被遗忘的铁路运输枢纽。调查市政府对蚌埠市旅游行业的支持程度,调查蚌埠市近十年出台的相关的旅游政策的数量和内容。调查蚌埠市旅游的软宣传,如利用媒体进行旅游资源的宣传等。
7月15日~7月29日期间,团队挑选出蚌埠市博物馆和张公山进行线下调研。 团队最先考察了蚌埠市博物馆的预约方式,成员们在进入蚌埠市博物馆后,首先观察了博物馆文物的呈现形式,随后翻阅了博物馆入馆手册、宣传手册等,接着跟着博物馆的讲解员分别参观了各个楼层不同展区。参观过后,队员们询问了工作人员博物馆收到的游客的反馈、博物馆近两年游客量、博物馆举办的大型活动等问题。
队员参观蚌埠市博物馆(安徽财经大学 程小婷 摄)
团队前往张公山实地调研之前,成员们首先调查了张公山公园区域的划分,随后成员分组在各区行进调研。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着重注意张公山公园的指向标、休息区设施、自动售货机的数量,在行走过程中,团队成员和当地游客就停车的便捷度、环境洁净度、市民文明程度等问题进行闻讯,同时采访了游客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张公山公园的以及他们游览过后对公园的满意度和对公园优化的意见反馈。
队员参观张公山(安徽财经大学 牛牧野 摄)
7月30日,团队召开线上总结会议,根据各个队员掌握资料与各自理解与共同讨论,针对在线上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团队发现蚌埠市政府对蚌埠旅游业的支持程度不高,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蚌埠市旅游宣传在互联网上力度不够、宣传形式老套不够新颖、官方账号运营活跃度不高,许多在当地人口中口口相传的老街、老景点没有得到文旅局的重视,许多铁路运输枢纽逐渐被遗忘。团队成员一致认为应当有更多的年轻人为蚌埠市旅游业的宣传注入新鲜活力,年轻人更懂得多媒体账号的运营和如何抓住大众的眼球,蚌埠市文旅局可以尝试让年轻人运营宣传账号并给予一定的发挥空间。同时蚌埠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数量不多、宣传不到位、形式不够新颖、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队员参观张公山 (安徽财经大学 邓雅成 摄)
在线下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张公山公园的破旧老化设施没有及时进行修缮,同时张公山公园虽然今年与互联网上流行电视剧有了联动,但宣传力度和效果并不显著,仅仅是在公园路径旁边的广播中播放了电视剧歌曲,没有进行实际宣传。队员认为张公山公园在抓住宣传机会后可以在广场上开展联动活动,发布公告邀请更多年轻人参与此项活动进行精彩绝伦的表演,并进行短视频录制,发布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和电视剧进行粘性互动,吸引广大受众者前来参观。团队在参观蚌埠市博物馆后发现蚌埠市博物馆的硬宣传程度低,旅游资源的周边稀缺且形式不新颖,吸引不到游客,博物馆的多媒体宣传力度同样不足,官方账号运营消极,博物馆的呈现形式有待创新。蚌埠市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科技感强,但没有得到有效宣传,队员认为应当在游客进馆前有效宣传蚌埠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数字展览区,更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以及对博物馆有基础了解同时博物馆可以尝试打开周边设计及宣传的新路线,根据蚌埠市博物馆独有的当地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历史文物设计博物馆周边,并结合互联网潮流宣传,不仅可以带来新的经济来源,同时对博物馆也有了有效宣传。
图文:江淮两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67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