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推广绿色技术,助力乡村振兴(10)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胡晓佳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10日电(通讯员 李怡静) 近期,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发展占据重要地位,将农业与生态相结合已成为时代发展趋势,绿色农业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短视频APP的发展与爆火,也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变数。曲阜师范大学云数裕农实践队围绕“短视频APP对农户农业技术使用的影响”这一课题展开调查研究。

云熟裕农实践队由15人组成,据实践队成员介绍,他们先后前往了烟台,潍坊,菏泽等地区乡村进行实地调查和问卷走访。通过切实的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农户对于绿色技术的使用和了解程度,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走访收集较多人的数据,探究短视频APP在农户中的普及程度,并且分析研究短视频APP对农户绿色技术的影响。据调查报告显示,农户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对于智能手机,他们多为初学者,有甚者是还未接触,信息来源相对单一,他们对于绿色技术的了解程度比较低且较为片面。由于求稳心态的限制,农户往往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技术形式,对于绿色技术的使用,处于只看只听的阶段,无法投入使用。再者对于技术的陌生性和不专业性的加持,个体农户很难对于绿色技术产生信心,难以将绿色技术投入实践。对于调查结果暴露的问题,实践队结合实时背景提出了解决方法,他们加大宣传力度,从现实与网络两方面下手,普及绿色科技的成功案例,向村民、农户介绍绿色科技的使用方法以及取得的显著效果,让农户了解认识并熟悉绿色技术,增强他们对绿色技术熟练使用的信心。并且实践队成员们善于利用短视频APP,重视短视频APP对于绿色技术普及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利用网络大平台更大范围的传播绿色技术。充分契合三下乡实践主题,积极落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手机逐渐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不同年龄段的人都逐渐展现出手机不离手的现象,以手机为载体的短视频APP飞速传播。随着共同富裕的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增加,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更加向往,绿色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将科技与绿色相结合,已成为当下社会讨论的热点。绿色技术是指能够节约资源,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绿色技术的发展与使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技术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在资源匮乏的当今,绿色技术的使用对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绿色技术的使用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切实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而短视频APP的发展与爆火为绿色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短视频APP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不同地区的农户之间的距离,农户可以在APP上分享种植经验,提出在种植和使用绿色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心得感悟,以网络为纽带缩减了农户与专家之间的距离,切实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网络的普及为绿色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技术支撑,让曾经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在当今时代发展趋势下,将短视频APP与绿色技术相结合已成为重点话题,二者的结合,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影响力,也成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切实实地调研与亲身调查走访,云数裕农调查队得出结论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落实贯彻二十大精神,认真思索三下乡实践主题,充分认识到短视频APP对于绿色科技的传播与普及的不可或缺性,创新性地将短视频APP与绿色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也农户带来更明亮的发展前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1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让世界远离数字鸿沟—安信工学子三下乡
首先,让我们聊聊数字鸿沟是如何形成的。如你所见,在获取信息、接入互联网、掌握数字技能和利用数字内容等多个方面的不足导致了鸿沟的出现。而这种鸿沟的形成,可能源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年龄…
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丰富内容载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暑期“三下乡”社…
社区治理,德法共治
2023年8月3日下午,为了解公众对《宪法》、《刑法》、《民法典》的了解程度以及开展有关死刑存废问题和社区法治的普法宣传,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韧心队小队成员前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调查活动…
展示青春风貌,擦亮奋斗底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丰富内容载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暑期“三下乡”社…
中国药科大学大书包团队| 支教:行乡间万里,赴梦想之约
中国青年网南京8月5日电(通讯员张照旭李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的同学们回信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7月8日,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大书包支教团队前往陕西…
推广绿色技术,助力乡村振兴(9)
我国农业资源匮乏,农产品需求庞大,需要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近20%的世界人口。为此,通过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单产和总产,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道路。但是,农户经营规模小…
湖北学子三下乡:保护环境,你我同行
让大气一直清新,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天空一直蔚蓝,给我们一片美好的明天;让山河一直碧绿,给我们一个宜人的家园。世界地球日,我们一起保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为提高学生们保护环境的意识,2023…
两眼辛酸为孩童,四海之内同助梦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吴轩辕)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愈发重视对残障人员与特殊教育事业的扶持与帮助,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帮助残障人士的号召,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残障儿童与特殊教育事业的各…
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牢记使命担当—青歌志愿服务队参观千阳县烈士纪念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是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为缅怀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体悟革命精神。2023年7月20日上午,西…
“文化守望·非遗传承”泰院学子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与场所。为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7月15日,“文化守望,非遗传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