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水奔流 精神永在
2023年7月12日,河南工业大学“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团队来到河南省安阳市林县实地考察红旗渠,深刻体会红旗渠精神,为今后宣讲打下坚实基础。
红旗渠是一个伟大的存在,想得到这个结论,从书本上就可以,但是有的感悟只有走过才能得到,有的情怀也不是能量化到一个数据或者一张图表,有的看似显而易见的结论或是非,经过时间的变迁后也就不那么清晰。所以,我们从郑州奔赴红旗渠,不仅是一个听众和看客,而且是一个奔跑着的追问者,揭开面纱,看看红旗渠过去的秘密和现在的真实情况。
宣讲团队一行来到安阳林州,通过当地人的介绍了解到此地包括已开发的红旗渠风景旅游区和所修建的红旗渠纪念馆。团队成员通过讨论,决定乘车先行前往红旗渠风景旅游区。到达红旗渠风景旅游区,团队成员沿一条蜿蜒小路拾级而上。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高耸巍峨的太行山脉,难以想象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林州人民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开辟出一条“人工天河”。带着这个疑问,团队成员开始向上走,重走红旗渠。
车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上盘旋上升。升到半山腰,团队成员根据已经规划好的线路集体下车。下车后,看到道路一边是险峻的悬崖,下面是湍流的河水,另一边是陡峭的山坡,山坡上长满了茂盛的树丛和浓密的杂草,间杂些凌乱的碎石。红旗渠到了。团队成员用手拨开杂草,隐约可见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在陡峭的山坡上,小径上还能看到些许碎砖头和碎石块,碎石块上明显有削凿的痕迹。顺着这条小径,大家互相牵引爬上了山,登上了由大石块砌成的红旗渠渠岸。
在团队队长的带领下,全体实践队员一起沿渠向前走去。脚下是宽约1米的石块垒成的平台,长长的围着山腰延伸到远方;左边是看似低矮,实则高大的树丛,只因红旗渠的边台很高,树木才显得比较矮小,隐约中能看到山涧和湍流;右边紧挨着边台的是缓缓的渠水,水渠宽8米,深4.3米,再向右边则是耸立的峭壁,峭壁上明显能看出刀砍斧凿的痕迹。
图为实践团队沿途学习红旗渠精神
通过团队日前收集资料了解到,当时修建成渠要依靠群众才能完成。有道是“依靠群众威力大,艰难险阻都不怕,团结协作斗志昂,夺取胜利有保障”。团队队长马星宇说,任村公社500名精壮的劳力完成了渠首截流的工作,截流到了中间那段时,因为水流很急,很难用沙袋、石头将水流顶住,40个青年就带头脱衣服下水,手挽手,肩并肩,形成一道人墙,使急流变缓流,然后加石头砌水泥,终于截流成功。而在开凿青年洞的工作中,作为咽喉工程,从全县抽调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青年们创造了多样的爆破技术,终于经过一年的时间开凿成功,青年洞也由此得名。团队成员了解历史后在青年洞前合影留念。
图为实践团队在青年洞前合影留念
重走红旗渠结束,团队一行接着前往红旗渠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向前走便看到一座石碑耸立眼前。上面刻着红旗渠就是纪念碑七个烫红大字,也充分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团队成员沿着馆内指示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红旗渠纪念厅,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团队成员在展厅内驻足观看,认真浏览红旗渠建造的过程,体会劈山凿洞的不易,思忖红旗渠精神内涵。在实地考察红旗渠风景区时,团队成员与多个学校的“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团队相遇,经过双方团队交谈考察红旗渠成果,双方表示:红旗飘扬,擎起永不言败的精神;重新安排河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县委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和县域治理实现了有机结合,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方式创新地去宣传它。
本次实地考察红旗渠社会实践团队结束,团队成员们都收获颇丰,也更加清楚了解到“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团队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下坚实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2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