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战老兵
中国青年网运城7月16日电(通讯员:白如月)
老兵是新中国建立的功臣,他们不求回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我们不用在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需要了解、关爱这一群体,让爱驻夕阳。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抗战故事,通过故事走进他们、学习他们,并将他们故事广泛传颂,影响更多青年,从而加强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此,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红色记忆寻访团第七期红色记忆寻访实践队队员郝悦悦、白如月、宁艺涛、魏帅鑫于7月16日前往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开展红色记忆寻访活动。
7月16日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河津市樊家庄村,在这里他们要寻访一位退役老军人杨四子,了解杨四子爷爷的抗战经历,学习杨四子爷爷身上伟大的抗战精神。实践队员们在与杨四子爷爷的家人联系后,走进杨四子爷爷的家中。杨四子爷爷的家人十分热情地招待实践队员们,对他们的到来感到开心。在杨四子爷爷家人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杨四子爷爷。杨四子爷爷坐在床边,十分和蔼地望着实践队员们并亲切地和他们打招呼。实践队员们和杨四子爷爷围坐在桌子边,杨四子爷爷今年虽然已经94岁了,但他的精气神却是十足,背仍挺得直,不弯腰驼背,很有军人的气概。杨四子爷爷人很热情,身体也很健康,讲起来他当时的抗战经历声音铿锵有力。当实践队员们询问爷爷问题时,爷爷总是很耐心地回答,在爷爷的描述下,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爷爷13岁由于父母双亡,无人照管,在生活所迫下,选择参军,在当时主要搞传令工作。1948年10月,爷爷结束了军旅生涯,回村务农。当实践队员问爷爷参加了哪些战役时,爷爷说他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太多了,如今已记不清了,说着还给队员们看了当时战场上受过的伤。爷爷撩起袖子,胳膊很瘦很瘦,上面还有战场上留下的伤疤,回想起当时战争的惨烈,爷爷拉过实践队员的手,亲切地嘱托道孩子们,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要发奋学习,学好本领,在将来为社会和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听完爷爷的嘱托后,队员们感触很深。爷爷的家人还热情地给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摆在家里的照片上的故事,采访结束后,队员们表示收获颇多。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深的告慰。抗战老兵用生命书写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但这些真实的历史片段却往往不被当今的人们所了解。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正是中国近百年所经历的巨大制度变革和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写照,是民族从愚昧、狂热走向理性、文明的记录。这些老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军人刚毅、忠贞的气质依稀可见,对生活还是那么热爱,还渴望着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生尽管他们甚至卧床不起。他们为民族、为社会付出的是那么多,但却听不到任何索取的声音,尽管他们至今生活依然贫困,大多疾病缠身。你听不到任何抱怨,尽管他们遭受了几十年常人难以忍受的歧视和苦难。这就是当今所见到的最可爱的人——抗战老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时代青年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革命文化,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重大职责使命。
本次活动通过寻访抗战老兵,重温红色历史,加深了实践队员们对抗战老兵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更鼓励了新时代少年,要在学习中践行勇于开拓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张春霞摄 图为队员和老兵合照
郝悦悦摄 图为老兵荣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3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