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建设产业园区,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我吃小朋友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7月3日电(通讯员 曹馨文)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处于山东省新泰市新汶地区的大洛沟社区及时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积极建设保障农民利益的产业园,保护农业发展。7月3日,“隐入尘烟”小队队前往大洛沟社区,有幸对社区刘书记进行详细采访。其中,刘书记对于大洛沟社区的产业园区建设尤为关注。

积极建设产业园区,彻底落实农民问题

刘书记指出,建设产业园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搬迁过程中,产业园还没有建好,还需要对农民的土地进行集中化管理,在建设农业产业园前期阶段就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不愿意把土地拿出来,但是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种地了,都觉得能放置,他们认为土地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其实不是这样。土地在社区层面讲属于国有,我们只是负责国家的临时工作。所以说首先需要改变思想,也就是说要给老百姓讲清楚我们要干什么?这件事情怎么干?简单来说就是思想工作要到位。所以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很多老百姓不愿意把土地交给我们,也不支持我们去做这个。”

但是社区立刻就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成立了很多合作社,然后开展多方面服务。其次是集体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产业园区的技术设施建设,例如水、电、路等。到了后期让技术员来提供免费指导,教老百姓如何做农业种植技术。除了这些以后将会给老百姓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每年给老百姓1000元租金,然后合作社再给10%的分红,再就是老百姓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担温室大棚,并且提供优惠政策。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建设产业园区需要大量资金。“一个农业园区他不是一两百万就能投起来的,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合理规划,做好预算。比如上一个项目有100万的资金,这个地方又争取了一个500万的中央项目资金,这样就有600万。我们还争取了一个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就是130万。然后从这个沿河治理工程上争取到修路支持,那就是200万。最后我们只抽了一部分资金,来解决产业园区的资金问题。”

三资——“资源、资产、资金”

刘书记对于产业园建设活动总结出三个“资”,即资源、资产、资金。刘书记指出:资源,就是我们的土地;用土地建设起来的基础设施,就是资产;用资产赚取的利益,就是资金,三者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大洛沟社区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共一千多亩,将这些土地集约起来建成大棚和建设产业园区,就是把资源变成了资产。产业园生产的产品卖出去,就是资产转化成资金。将资金用在民生事业上,建设基础设施,造福百姓,就是产业园的任务和目的。

发展多样产业,收获傲人成绩

新汶现代农业小池园项目:项目总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5000余万元,计划打造集果蔬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农耕研学、乡村旅游等一ニ三产业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截止目前,社区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完善了科技队院内水、电、道路、门岗、办公室等基础设施。新建冬暖式大棚和拱式大棚23个,猕猴桃园35亩。现正在流转土地100余亩。项目建成后,社区将以番茄为主打品牌,努力打造“新泰番茄小镇”。同时积极发展猕猴桃、生姜、羊肚菌等其他农产品,采用土培、水培、雾培等多种种植方式,增加农产品的种类与产量,做到四季有果摘,处处有景观,打造果蔬种植的“新泰样板”。

新汶食品电商产业园项目:以新汶酱油食醋、老新汶月饼糕点为基础,吸引其他新汶特色食品入驻,将该片区打造成食品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引进食品加工、电商企业、社区团购、快递物流等食品类和电商类小微企业入驻,努力打造社区、企业、电商、快递“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入驻企业主要以加工月饼、面包、面条、糖果为主,年产糕点万吨以上。产品将通过电商快递实现农副产品上行,实现“产销一体化”,解决销路难的问题。

坚持发展,规划未来

刘书记指出,未来发展要始终依托这个理念。第一,我们要发展大棚,就是发展这种高端农业大棚。第二就是农业产业园种植,以此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成以后,这个农业园将是一个多位一体的综合乡村振兴新模式。第三个就是多产融合,包括我们下一步的房地产,还有我们的食品加工和电商产业,还有我们的建筑业、服务业。实践最后刘书记的一番话让我们为之动容,也从心底将美丽中国建设真真正正的融入自身人生规划。“我们有时候也会感到无力,就是有时你感到就是一身的劲儿啊,你一身的力量,你一腔热血,但真正实施的时候又觉得前路茫茫。但是,乡村振兴就是有这些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才叫为民服务,方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我们也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9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宣法团: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法制宣传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 切实关注民众利益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 为民普法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 让法律深入生活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萤萤火光,闪耀未来。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3日电(通讯员蒋心言)夏季,美就美在万物竟绿,一缕清风,轻轻的吹送了一帘微雨,如洗的天空,格外的清澈透亮。倚在窗前,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生机盎然。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南京师…
各方助力茂新旅游热度攀升
据报道,在宁波市纪委监委、海曙区纪委监委的协调推动下,宁波公交集团在“五一”假期专门推出公交“茂新清风”专线。专线从宁波市海曙区鼓楼站始发,直达茂新村。另外,还会举办例如水乡集市生活节、家庭文…
垃圾分类一小步,绿色同行一大步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的号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深入自己的家乡,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让环境保护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于日常行动之中,让垃圾分类成为日常习惯。提…
甘肃学子三下乡:立时代潮头 颂时代新风
(通讯员李小雨)7月9日,西北民族民族大学赴新疆“文铸火洲”红色文化宣讲实践团在老师带领下来到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胜金乡华夏村,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了解当地居民生活习俗,以走访、宣讲形式贯彻铸牢中华民…
握萤火之光,扬未来之帆。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2日电(通讯员蒋心言)“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2023年这个美好的盛夏里,萤火之行迎来了新的一年的传承。这里,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和心怀…
《萤火之行,最是墨香能致远》
大学生网报8月6日点(通讯员曹妤阳)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团队在各个社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特色课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中国青年网日照8月9日电(通讯员曹馨文)为深入体会“十四五”计划中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8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小队前往云南省曲靖市…
走进鹁鸽吴村,传承乡土文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远源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为了体验农耕智慧,共享繁荣;传承乡土文化,共普乡村振兴乐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
美好于当下,青春正当行
乡约一夏,遇践青春,遇见更好的我们。2023年7月2日,我们相继从全国各地来到安陆市洑水镇,满怀热情与期待,展开了为期14天的志愿服务活动。该项目主要为孩子们普及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知识,同时给予孩子情…
三下乡 | 助力“双减”落地 支教留守儿童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了解“双减”政策在乡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