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建设产业园区,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我吃小朋友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7月3日电(通讯员 曹馨文)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处于山东省新泰市新汶地区的大洛沟社区及时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积极建设保障农民利益的产业园,保护农业发展。7月3日,“隐入尘烟”小队队前往大洛沟社区,有幸对社区刘书记进行详细采访。其中,刘书记对于大洛沟社区的产业园区建设尤为关注。

积极建设产业园区,彻底落实农民问题

刘书记指出,建设产业园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搬迁过程中,产业园还没有建好,还需要对农民的土地进行集中化管理,在建设农业产业园前期阶段就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不愿意把土地拿出来,但是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种地了,都觉得能放置,他们认为土地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其实不是这样。土地在社区层面讲属于国有,我们只是负责国家的临时工作。所以说首先需要改变思想,也就是说要给老百姓讲清楚我们要干什么?这件事情怎么干?简单来说就是思想工作要到位。所以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很多老百姓不愿意把土地交给我们,也不支持我们去做这个。”

但是社区立刻就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成立了很多合作社,然后开展多方面服务。其次是集体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产业园区的技术设施建设,例如水、电、路等。到了后期让技术员来提供免费指导,教老百姓如何做农业种植技术。除了这些以后将会给老百姓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每年给老百姓1000元租金,然后合作社再给10%的分红,再就是老百姓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担温室大棚,并且提供优惠政策。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建设产业园区需要大量资金。“一个农业园区他不是一两百万就能投起来的,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合理规划,做好预算。比如上一个项目有100万的资金,这个地方又争取了一个500万的中央项目资金,这样就有600万。我们还争取了一个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就是130万。然后从这个沿河治理工程上争取到修路支持,那就是200万。最后我们只抽了一部分资金,来解决产业园区的资金问题。”

三资——“资源、资产、资金”

刘书记对于产业园建设活动总结出三个“资”,即资源、资产、资金。刘书记指出:资源,就是我们的土地;用土地建设起来的基础设施,就是资产;用资产赚取的利益,就是资金,三者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大洛沟社区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共一千多亩,将这些土地集约起来建成大棚和建设产业园区,就是把资源变成了资产。产业园生产的产品卖出去,就是资产转化成资金。将资金用在民生事业上,建设基础设施,造福百姓,就是产业园的任务和目的。

发展多样产业,收获傲人成绩

新汶现代农业小池园项目:项目总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5000余万元,计划打造集果蔬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农耕研学、乡村旅游等一ニ三产业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截止目前,社区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完善了科技队院内水、电、道路、门岗、办公室等基础设施。新建冬暖式大棚和拱式大棚23个,猕猴桃园35亩。现正在流转土地100余亩。项目建成后,社区将以番茄为主打品牌,努力打造“新泰番茄小镇”。同时积极发展猕猴桃、生姜、羊肚菌等其他农产品,采用土培、水培、雾培等多种种植方式,增加农产品的种类与产量,做到四季有果摘,处处有景观,打造果蔬种植的“新泰样板”。

新汶食品电商产业园项目:以新汶酱油食醋、老新汶月饼糕点为基础,吸引其他新汶特色食品入驻,将该片区打造成食品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引进食品加工、电商企业、社区团购、快递物流等食品类和电商类小微企业入驻,努力打造社区、企业、电商、快递“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入驻企业主要以加工月饼、面包、面条、糖果为主,年产糕点万吨以上。产品将通过电商快递实现农副产品上行,实现“产销一体化”,解决销路难的问题。

坚持发展,规划未来

刘书记指出,未来发展要始终依托这个理念。第一,我们要发展大棚,就是发展这种高端农业大棚。第二就是农业产业园种植,以此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成以后,这个农业园将是一个多位一体的综合乡村振兴新模式。第三个就是多产融合,包括我们下一步的房地产,还有我们的食品加工和电商产业,还有我们的建筑业、服务业。实践最后刘书记的一番话让我们为之动容,也从心底将美丽中国建设真真正正的融入自身人生规划。“我们有时候也会感到无力,就是有时你感到就是一身的劲儿啊,你一身的力量,你一腔热血,但真正实施的时候又觉得前路茫茫。但是,乡村振兴就是有这些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才叫为民服务,方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我们也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9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萤萤火光,闪耀未来。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3日电(通讯员蒋心言)夏季,美就美在万物竟绿,一缕清风,轻轻的吹送了一帘微雨,如洗的天空,格外的清澈透亮。倚在窗前,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生机盎然。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南京师…
各方助力茂新旅游热度攀升
据报道,在宁波市纪委监委、海曙区纪委监委的协调推动下,宁波公交集团在“五一”假期专门推出公交“茂新清风”专线。专线从宁波市海曙区鼓楼站始发,直达茂新村。另外,还会举办例如水乡集市生活节、家庭文…
垃圾分类一小步,绿色同行一大步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的号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深入自己的家乡,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让环境保护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于日常行动之中,让垃圾分类成为日常习惯。提…
甘肃学子三下乡:立时代潮头 颂时代新风
(通讯员李小雨)7月9日,西北民族民族大学赴新疆“文铸火洲”红色文化宣讲实践团在老师带领下来到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胜金乡华夏村,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了解当地居民生活习俗,以走访、宣讲形式贯彻铸牢中华民…
握萤火之光,扬未来之帆。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2日电(通讯员蒋心言)“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2023年这个美好的盛夏里,萤火之行迎来了新的一年的传承。这里,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和心怀…
《萤火之行,最是墨香能致远》
大学生网报8月6日点(通讯员曹妤阳)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团队在各个社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特色课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中国青年网日照8月9日电(通讯员曹馨文)为深入体会“十四五”计划中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8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小队前往云南省曲靖市…
走进鹁鸽吴村,传承乡土文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远源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为了体验农耕智慧,共享繁荣;传承乡土文化,共普乡村振兴乐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
美好于当下,青春正当行
乡约一夏,遇践青春,遇见更好的我们。2023年7月2日,我们相继从全国各地来到安陆市洑水镇,满怀热情与期待,展开了为期14天的志愿服务活动。该项目主要为孩子们普及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知识,同时给予孩子情…
三下乡 | 助力“双减”落地 支教留守儿童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了解“双减”政策在乡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