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悟家乡变化,助力家乡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刘雅宁

为进一步凝聚巨野县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让在外学子全面直观了解家乡建设,感受家乡发展,深刻认识家乡变化,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星梦小组社会实践队部分成员参与“感悟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前期,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星梦小组社会实践队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家乡近几十年的变化。调研结果显示:家乡经济水平迅速提升,环境质量直线提升,人们保护传统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明显提升,人们幸福感明显提升。尽管乡村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仍需巨大努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人,而青年力量更是关键所在。党号召青年人主动融入乡村发展大局,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自我发展。乡村呼吁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搭建一座稳固的桥梁,使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实现中国梦。

活动中,大学生先后来到白虎山、前王庄石头寨古村落、青龙山等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实地参观家乡的美好变化,深刻感悟家乡发展。

巨野县白虎山是充分利用废旧矿坑,结合地理地貌建设的旅游度假区。同学们先后来到动物园进行参观东北虎、白虎、鸸鹋、非洲狮、孔雀、角马等珍稀野生动物,并体验菏泽第一座9D玻璃栈桥,深入了解家乡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做的努力及家乡日益美好的变化发展。

随后,同学们来到青龙山大型水上娱乐园,体验水上浮桥、滑道以及观看大型雕塑,感受废弃矿坑到美丽景区的华丽转变。

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石头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不仅拥有600多年建村史,并且是刘邓大军指挥鲁西南战役和羊山战役指挥部。同学们通过参观村内青石建筑、指挥部旧址,近距离观看石雕刻工艺,感受红色文化,品味乡村文化魅力。

最后,各大学生纷纷交流此次家乡行活动的感悟。星梦小组社会实践队成员进行发言。小组成员指出青年人首先应筑牢信仰之基,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争当“领头雁”。青年人应以理想和担当为启明星,脚踏实地,参与见证祖国的成长,争当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青年“领头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其次,青年人当坚持学习之道,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主动自我提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不断夯实自身基础,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能力水平,立足工作实际,学用结合。青年人当争做栋梁之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谱写奋斗篇章。青年人可以利用自身特长,通过深入乡村开展“送文艺”、“送科技”、“送卫生”等社会实践活动,推进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补充完善乡村公共服务机制体制,实现乡村文化从被激活到复兴再到振兴的时代跨越,真正激发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

最后星梦小组社会实践队开展线上会议进行总结。实践队长王士童指出要挖掘本地区农村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基层+特色”的方式,因地制宜,以农村地区区域化、特色化的产品,打造“一域一品”的示范项目,带动农民脱贫增收。通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和带动农民创业致富,进而带动农村经济产业发展。

本次“家乡行”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学子对家乡发展变化的了解,增进在外学子深厚的家乡情怀,培植了广大学子同家乡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回归家乡、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各青年人包括星梦小组社会实践队成员们也将继续踔厉分发,笃行不殆,提升自我,将小我融入到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1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以青春之我,献推普攻坚力量
中国的乡村振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进入到了新阶段。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而语言是通往智慧大门的钥匙。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体与核心。为此,河南工业…
以萤火之名,聚星河之梦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15日电(通讯员刘悦琳)烈日炎炎,阻挡不了志愿者们积极支教的热情。7月1日-7月30日期间,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无锡、苏州、泰…
山科学子三下乡:筑牢文化根基 共谱时代华章
为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2023年8月2日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鸢实践团以“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助力非遗大众化传播”为主题,赴潍坊市奎文区市博物馆、世界风筝博物馆、世界…
山科学子三下乡:讲好非遗故事,守护民族根脉
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探究非遗大众化传播路径,2023年8月2日,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鸢实践团以“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助力非遗大众化传播”为主题,赴潍坊市奎文区市博…
萤萤之火,向梦出发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16日电(通讯员刘悦琳)七月的风即将吹往八月,七月的太阳即将照向八月。不知不觉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灼华凤城”公益支教团队为期26天的社会实践已过半。7月4日至7月24日,…
书盛世华章,披锦绣江河——拾遗谱新实践队探寻纺织文化
为提高对非遗纺织文化的了解,树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的责任意识,增强文化强国的自信心,促进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7月30日和31日,拾遗谱新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纺织博物馆和江苏…
安徽大学薪火旭光支教队:奇妙魔方探险
2023年8月6日星期天上午,彭代钟老师精心准备了一次魔方课。本次活动中,首先,彭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示了魔方的复原过程并向他们讲解了基础的复原魔方的思路。紧接着指导小朋友复原魔方六面中的一面。这个过程中…
心愿支教,成就梦想
七月四日,心愿支教团队来到上坊社区进行志愿支教活动的第二天,经过短短一天的相处,小同学们逐渐熟悉了课堂与各位老师们,纷纷期待着新的学习,上课的气氛也越发轻松有趣。团队队长顾励老师给同学们进行了…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嘉沿善行”支教实践队暑期三下乡:开垦寓教于乐,播种爱与希望
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号召,这个假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嘉沿善行”支教实践队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
建设山水有礼、生生不息的绿色中国,我们,永远走在征途。 低碳宜居——雨水源头减排社会实
实现低碳宜居的目标,建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城市,一支来自西安理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展开一项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旨在探索创新海绵城市建设,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