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乡村振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进入到了新阶段。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而语言是通往智慧大门的钥匙。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体与核心。
为此,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杜祖颖,张文玥等12人组成机电22级大学生普通话志愿服务团,在开展推普活动之前,他们共同制定了实践方案,并且,为了更好的在各自的家乡开展活动,他们十二人分别考取了普通话证书。
(图为团队制定方案后留影)
为了调查普通话的普及率,了解农村中普通话的普及实况,2023年暑假,机电工程学院智造2206杨胜凯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内进行社会实践,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位于三省交界处的林州,三省的文化互相交汇,也就使得当地的语言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区别。此次调查是进入当地的小学进行普通话调研和推广。
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是国家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然,是厚重文化发展的呈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又一重任。作为中华子孙,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一新的历史使命,让普通话的全面推广为新时代、新经济的发展铸造新的辉煌。
在宣传演讲中,他对一些课本中的字进行诵读,展示标准的发音供小朋友学习并且练习发音,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只有一部分音域可以清晰的表达出来,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夹带着当地的方言,难以将一个完整的句子流利清晰的表达出来。在得知情况如此之后,他将一些发音的技巧展示给孩子们,并且再一次强调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图为杨胜凯同学在当地小学宣传演讲)
在课下,他和孩子们共同创作了手涂宣传报,采用互联网上的模板进行涂色创作,主题选用推广普通话,弘扬爱国情,说好规范话等主题,通过手涂宣传报来提高小朋友们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让讲普通话成为一种习惯。
(图为手涂宣传报的成果展示)
同样,为了解如今国家通用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情况,重点人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等,助力普通话的推广,更好的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在2023暑假期间,机电工程学院智造2202班郭杰宇利用暑假,在洛阳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当地的不同人群开展了调研。
郭杰宇同学通过查阅一些关于推广普通话的资料,写了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制作了一份关于推广普通话的调查问卷,并选择不同时间地点对当地人们进行随机的访问和调查,以保障调研的普遍性。
(图为郭杰宇同学对当地人们进行走访调查)
通过不断的走访调查,了解到了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对于个人和社会至关重要。他们认为普通话是全国统一的官方语言,使用普通话可以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沟通和交流,并使人们更容易融入多样化的社交和工作场合。
同时,郭杰宇同学还进入到当地的小学,为同学们开展了“普通话趣味课堂”,作为推广普通话志愿者,他在课堂上示范了正确的发音,通过互动了解同学们对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于普通话推广的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了许多关于普通话的趣味游戏,在推广普通话课堂中,他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普通话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接受能力,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练习,也非常积极主动的展示自己,通过这样的课堂来帮助同学们提高普通话水平,激发对普通话的兴趣,也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图为郭杰宇同学在小学开展推广普通话课堂)
通过这次调研,郭杰宇同学深刻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推广普通话所面临的挑战。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综合的策略,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普通话的普及,促进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实现语言资源共享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用自身所学来助力推广普通话,将推广普通话的任务融入生活,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广普通话也有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农村和山区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促进当地和外界的交流,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促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但是推广普通话在农村、山区等偏僻地区仍然存在更多阻碍,需要基层人员同志愿者联合当地政府一起去努力,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举办更多的线下推普活动来让更多人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只有采取更多的行动,才能在农村、山区等偏僻地区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当地的文化经济发展。
通讯员:杜祖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1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