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老龄化与科技的火花

来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作者:电气学院刘倩茹

根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10小时。60岁及以上老年用户日均上网时长超1小时,平均一天登录5次App,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银发人群洞察报告》则显示,短视频已成为老年网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在以抖音为代表的主流短视频平台上,老年人每月人均在线时长可达1500分钟。在学会使用移动互联网,跨越“数字鸿沟”之后,不少老年人陷入了“数字沉迷”,困扰着许多家庭。(11月27日《工人日报》)

随着网瘾老人的队伍日益扩大,当代老年人陷入的“数字困境”也逐步浮出水面。在技术进步、物质充盈、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跨越了“数字鸿沟”,和年轻人一样上网冲浪。然而,也有不少老年人开始沉迷网络。长时间的上网不仅对身体造成巨大负担,还增加了他们被互联网骗局诱骗上当的风险。一脚跨过鸿沟后,他们可能又掉入了新的“泥沼”。

老年人沉迷数字生活的背后,是精神上的空虚和面对未知的茫然。退休后的老人无法迅速适应社会身份由主导者变为从属者,加上娱乐方式单调且缺少陪伴,他们往往更容易沦陷网络世界。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年轻时忙于养家糊口,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步入晚年后,他们看似主动选择了网络生活,实际上又是在多方声音裹挟下的被动选择。

老年人网瘾变大,是因为生命的长度变长,情感体验的密度却没有增加;世界的精彩程度翻倍,精神的满足感却不增反减。生命害怕真空,渴望接触,就是在这种与高速发展世界失去接触的恐慌之中,老年人们试图用一种沉迷来填补精神和心灵的空缺。

要实现“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的转变,把老年人从“数字沉迷”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让他们顺利拥抱数字生活,迫切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

首先要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加强社区建设,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其次,子女要对老人给予理解和帮助,先从心理上打破老年人只能“喝茶赏花遛狗”的刻板印象,多多陪伴父母,挖掘更丰富的生活爱好,让他们明白上网冲浪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消遣方式,世界的精彩、生命的美好还是要看当下的生活。最后,对于网瘾较大的老人,效仿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建立老年人防沉迷系统等举措,也是可行的。

总之,政府担责,子女尽责,再辅之以技术手段,老年人势必能在全社会的帮助下打破“数字沉迷”困境,真正自由地享受晚年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3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2日开展秦岭生
信控学院赴陕西省周至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2日开展秦岭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省秦岭生态保护的工作部署,组建秦岭生态环保实…
中原工学院三下乡: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 投身实践大熔炉 争做青春奋进者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
三下乡进行时:根植民间,非遗保护传承有温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焕发岭南文化活力,7月2日,佛山科学技术学…
社区服务沁人心,薪火相传递爱心
为帮助青少年在暑假保持学习热情,增长学习才干,2023年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微光致远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日照市尧王花园小区开展暑期答疑活动,帮助小区内的小学以及初中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辅导以及培养良好的…
温暖老人心
为弘扬和传承尊老敬老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意识,关爱社区独居、孤寡老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微光致远实践队于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5日在山东威海、潍坊、泰安等地配合…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七五春秋百颂吟,狼烟昔日忆犹深。”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而今新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康乐,但生于红旗下、长于红旗下的青年人却万万不能忘记而今这般美好…
红色史诗,鼓舞青春前行的力量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三四队员聚焦理论学习,分别前往西柏坡纪念馆和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进行参观,从展览中了解到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并非容易,需要经历艰辛的努力…
普法宣传春风化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心中有法,方向不迷。为进一步强化居民的法律意识,组织居民了解《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法和用法,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微光致远实践队于2023年7月1日至7日在山东省潍坊市樱前社区组织开…
根值土壤,拥抱大地,助力乡村振兴
根值土壤,拥抱大地,助力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打好净土保卫战。7月17日,塔里木大学“根植于土…
排查安全隐患,共建安全家园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强调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基层工作是党的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着重提到“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而这需要着眼于基层工作的全面发展。只有从基层做起,才能做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