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常州工学院学子寻访乱针绣,走进老手艺人

来源: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非遗传承社会实践

为增进对乱针绣文化的了解,7月11日,常州工学院学子组成的非遗社会实践-乱针绣团队赴常州市乱针绣博物馆进行调研,并品味非遗文化内涵。

领略乱针绣艺术之美7月11日上午,队长带领着团队成员前往常州市乱针绣博物馆,近距离接触乱针绣乱针绣作品,深入了解乱针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乱针绣工艺是由江苏常州人杨守玉创制,至今已经延续90余年。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这种针法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的技术以及西洋艺术的特色,并受到清末明初沈寿的仿针绣所启发影响。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常州乱针绣博物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陈旭 供图

追踪乱针绣工艺之精在博物馆中,既有乱针绣展馆,也有工艺大师开辟新作品的工作室。为了解乱针绣现状,更好的弘扬乱针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队长对一名负责人进行了交谈。在交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乱针绣作者必须要有油画的基础,不仅要求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求有熟练的绘画技巧。同时能掌握绣理和具有熟练的刺绣技巧。因此乱针绣作者须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磨练,依靠实践积累的经验来从事创作。

即便有很多传统手艺人坚守着乱针绣,但乱针绣依旧陷入窘境之中。乱针绣作为纯手工打造的工艺制品,需要创作者高超的针绣技艺以及多种的绘画知识,使得乱针绣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久久不得提升。

据悉,部分乱针绣从业者因生活所迫,以此作为谋生手段,他们缺乏绘画基础,所处作品几乎都缺乏灵气,更谈不上作品的创新。在乱针绣中,艺术技巧非常讲究,如果刺绣人员急功近利、追求名利,所处作品必然难以尖端。另外乱针绣的传承方面也非常困难,因作品耗时长、工作量大且见效慢,甚至需要几十年的学习,因此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

图为乱针绣的针绣过程。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陈旭 供图

助力乱针绣文化宣传苍劲浑雄的植物针绣、栩栩如生的动物针绣、惟妙惟肖的人物针绣……初入博物馆大门,队员们便被精美的针绣作品所震撼,纷纷放慢了脚步,沉醉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而这所博物馆也恰恰厚植着其主人一腔热爱。

“成为非遗之后政府会帮我们推广,包括进校园开课。我们现在固定有八个小学,一个中学,两个大学都要开班,所以我们工作室有五个老师要出去授课,像我要接两个大学的授课”。提及乱针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负责人表示要从娃娃抓起,让乱针绣进入校园,这样才能传承并发扬乱针绣。

经历了乱针绣文化的洗礼后,发现乱针绣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有人用一根细针,便能刻画出美妙的艺术品。用一撮丝线,便能绘出一片风景。有的人用一生的时光将乱针绣艺术发扬光大。现如今,大多数人对这些民俗文化了解太少,甚至根本没听说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人了解乱针绣艺术,不让其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对于乱针绣艺术,在一开始时,实践队员们认为它很简单,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它不仅需要针线基础而且需要绘画基础,才明白这一技艺内含万象。对于它的文化,应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它的传承,应该被重视。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不仅仅对人类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彩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图为实践队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陈旭 供图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针绣成画。常州乱针绣美观精巧、匠心独具。但由于宣传规模小,影响范围小,常州乱针绣不被世人所熟知。抢救非遗文化,实践团队在行动,做好对乱针绣艺术的传承发展,感受民俗风情的艺术。(通讯员 陈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总结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为活动主题,在队长油宏科,以及成员张海洋,……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

图一: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参观小学。小队队长油宏科摄图二:乡村美景。小队队长油宏科摄为进一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探寻红色文化

队员张海洋在参观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碑记。小队队长油宏科摄队长油宏科为在场人士讲解“山河魂”革命烈士群雕。小队队员张海洋摄为广泛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常工学子走近乱针绣,在针线中感受非遗魅力,助力非遗传承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一种适宜绣制欣赏品的汉族刺绣工艺。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始人为江苏常州武进人,现代女刺绣工艺家杨守玉女士。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诩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也是常州市…
走进古街,探寻非遗背后的故事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5日电(通讯员吴芮)为深入了解红安当地特色文化,探寻红色文化传承历史与其背后的故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于7月15日在湖北黄冈红安县七里坪长胜街进行参观调研…
亦师亦友,用陪伴带去温暖
大学生网报十堰8月6日电(通讯员夏子嫣)5.8日,为秉持“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下的追光者志愿服务队前往十堰市炉子小学开展一系列趣味活动,在室内主要分为手势舞教学,…
少年健康成长,法律护其羽翼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高法律意识、学法懂法守法至关重要。近年来频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发社会的焦虑和不安,此类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被广泛讨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具有不同于其他…
山东大学生三下乡:志愿送温暖,白鬓热心切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社会底层的贫困人士,还是受灾的灾民,都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而对于我们这特殊的群体——老年人来说,他们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和陪伴。作为志愿者,我有…
在乱针绣博物馆与古人的对话
在乱针绣博物馆与古人的对话导语:常州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非遗传承社会实践-乱针绣团队在2023年7.11日去乱针绣博物馆深入学习非遗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色而屹立于民族文化之林,是中…
安徽学子三下乡:共创美丽家园 共享碧水蓝天
安徽阜阳8月6日电(通讯员李素素)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碧水蓝天”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20日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志愿者协会,旨在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各种志愿活动,以加深对环境…
法律呵护少年行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未成年人的权益并未完全得到保障,以各种方式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深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
山东学子三下乡:从我做起,关爱老人
7月3日,我加入了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健康队,前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孙耿街道薛家村幸福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从未参加过这些活动的我来说,这是一项艰巨而又新奇的任务。然…
走进红安大布,感悟红色文化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6日电(通讯员吴芮)为充分了解红安当地的红色文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团于7月16日在湖北黄冈红安七里坪长胜街展开调研。刚走进长胜街,看着街边的小摊以及那些错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