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和发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园林文化的新生命力,7月25日,南京财经大学“荧荧灯火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走访苏州黎里古镇“六悦博物馆”,立足园林文化和中国民间工艺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感受中华不同文化的交流,进行文化调研。
“留学生”收藏的民俗艺术宝库
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调查,六悦博物馆的老板杜维明是一位美国人,据说他20多岁月作为留学生第一次到中国,就被中国文化所震撼,从那时起杜维明就开始慢慢收藏中国民间工艺品和一些古董家具。据他介绍说,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与现在仿佛是两个世界,当时他申请到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个短期课程,6个星期学习中文,6个星期去旅游。他带上一本英汉汉英词典,坐上了绿皮车,去了北京和西安,绿皮车上的时间是漫长的,也没什么事做,他就和边上的中国人聊天,他们对彼此都充满好奇,而且“那时候中国人的生活节奏也比较慢,谁都有空和陌生人聊天”。他的中文还不好,聊天对象很快就会疲惫,聪明的杜维明一旦发现别人累了,就换到另一个车厢,和另一群中国人聊刚才学到的东西。
图为六悦博物馆全景通讯员 顾玉瑶摄
中国的老物件:对古工艺的全新演绎
六悦博物馆一共有35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一个主题,皆相当于一个小型博物馆,比如:木雕、佛像、佛龛、匾额、官箱、竹编器具、神轿、官轿、洗脸架、屏风插屏、门神、面具、戏曲人物画像、中药抽屉箱,以及各石雕、砖雕,楹联、石人石马……博物馆的藏品种类之丰富令人震撼,全程逛下来至少需要半天,每一个类别都有很多藏品,它们收自全国各地,都凝聚了这位美国友人的不少心血,可以说如果不是他的收集,这些老物件有的可能都在拆迁时当着柴火烧掉了,正是因为他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热爱,所以才在40余年的漫长时光中,花钱、花精力来收集、拯救了这些老物件,让游客可以在宽敞、明亮的博物馆中欣赏到这些了不起的老物件。
图为宝座神矫通讯员 顾玉瑶摄
“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美绝伦的造景艺术和独特的设计理念而闻名于世上。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天人合一”,旨在将自然与人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团队成员们认为这种设计手法可以让游客在欣赏园林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之处,仿佛置身于一个自然的花园中苏州园林的建筑和景观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而是从自然中提取出精华元素,然后通过人工加工、组合等手法,令其更加精致、富有情趣。
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园林的艺术巅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有许多精致、独特的园林景观,它们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礼仪文化和生活哲学。
成员们了解到,苏州园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朝和宋朝时期,但其最具代表性和风格鲜明的园林建筑是明清时期所建造的。在明朝,苏州园林的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也逐渐增多,形成了以耦园、留园、拙政园和束河古镇为代表的苏州四大园林群,而在清朝,苏州园林经历了一段高峰时期,许多大型园林如观前街、狮子林、瑞光塔园等相继建成。
图为苏州园林通讯员 顾玉瑶摄
园林文化的传承创新:数字园林
“用数字孪生技术演绎苏州古城”苏州数字孪生古城阶段化成果发布会在虎丘塔影园民俗展示馆举行。活动向社会发布了一批以数字园林、数字地图、数字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数字孪生城市阶段化成果,该成果同时上线“苏周到”APP“数字古城”服务领域,在中秋节前为市民送上一道道“数字盛宴”。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积极推进“数字园林”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全景数字模型、建筑数字模型、数字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苏州园林建筑数字模型
33处苏州园林古建筑和园林假山的数字模型,准确记载古建筑的材质、样式等信息,呈现匾额、楹联、木雕等园林要素的精美绝伦,以歇山式园林古建的典范——元代断梁殿的数字模型为例,通过数字模拟拆解,能够全面了解歇山顶、双拼梁、“棋盘格”、“琵琶吊”等苏式园林古建构造特点,掌握每个建筑构建的矢量化数据以及组合方式,立体展示园林建筑的精妙结构和精湛营造技艺,同时,将江南四大名石中的冠云峰、瑞云峰等进行了数字建模,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成了数字产品。
在拙政问雅、虎丘灯会等苏州园林夜游项目中,强化全息投影、虚拟成像等数字技术的运用,丰富园林夜游内容、阐释苏州园林的深远意境,让游客品味现代技术在古老的园林中描绘出的诗画江南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温软的江南水乡孕育出了许多中华之瑰宝。其中拙政园作为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更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在中国园林甚至世界园林文化中都占有极高的地位。如今的拙政园已成为展现东方美学、讲好中国故事的“金色名片”。
图为暑期实践团队成员合影通讯员 顾玉瑶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1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