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电(通讯员林羽焕 蔡钰欣 缪彬)2023年7月14日下午,为了解脱贫历史、汲取脱贫经验、研究脱贫成果,宁德师范学院后山夜校“赤溪成长训练营”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赤溪村扶贫成果展示厅进行参观研习,沉浸体验三十年“输血”扶贫、“换血”求变、“造血”寻富的艰苦历程。实践队队员认真阅览展示厅里的内容,感受赤溪村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震撼其历史风貌的巨大变化。
漫步于古厝的石板路,回望过往,“身于险峻地,吃穿日日愁”是村民穷困日子的真实写照。他们傍山而居,出行不便,食不果腹,几十年如一日地生活,“贫穷”已然成为赤溪村的代名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蓦然回首,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如日中升,时代的浪潮正奔涌向前。如今的赤溪村脱去了贫穷外衣,旧貌换新颜。他们以“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发展理念,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赤溪村从昔日的贫困落后到今日的发展进步,正是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果。宁德师范学院后山夜校,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热潮,连续7年来到赤溪村支教,配合赤溪村的扶贫工作,从教育方面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让赤溪的青春力量在新征程上焕发绚丽的光彩。

村委干部杨玉燕同志在展示厅向实践队队员介绍赤溪村的扶贫历史。

实践队队员认真听村委干部杨玉燕介绍赤溪村的扶贫历史。

实践队队员正在观看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村里干部群众视频连线,在线交流的视频。

实践队队员在结束对扶贫成果展示厅的参观后,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征程、新奋斗的起点,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的光辉历史进程下,年轻一代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赤溪成长训练营”社会实践团队针对赤溪村当地的课程缺失、师资不足等教育现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劝勉,积极投身于赤溪村的乡村振兴建设中,将文化知识传递与思想教育灌输相结合,促进当地孩子知识、精神协调发展。实践队队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昂首阔步在青春的热土上,矢志不渝助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1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