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非遗之美,逐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5日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对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进入互联网新时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观念、新科技层出不穷,有些传统技艺陷入“发展难”“传承难”的困境。如何进行非遗保护与传承?2023年6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承嬗济文”实践队成员走进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我们针对互联网新时代下非遗发展的优与缺,展开实地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得知,日照市博物馆以创新为基点,将非遗与互联网新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办“非遗购物节”、非遗工坊等活动。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日照持续深挖非遗价值,在创造更多非遗附加值的同时,打造日照非遗名片,带动经济协同发展。以传统节日为轴,以景区为平台,打造非遗民俗活动品牌;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发非遗旅游项目,为非遗和旅游拓阵地、辟路径;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推动乡村振兴。
互联网可以让非遗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和内容展现在广大群众眼前。借助互联网平台,可充分展示非遗文化与技艺,有助于非遗作品销售,让非遗品牌符合当下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趋势和潮流,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通过互联网,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对非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观看视频,浏览公众号,通过线上交流群与非遗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和交流,越来越多非遗项目尤其是许多小众的非遗项目也为大家所熟知,甚至有一些年轻人主动参与到非遗技艺的学习和传承当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是大势所趋,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也能够让非遗项目“活起来”、让非遗传承人“富起来”。
在结束实践和问卷调查后,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承嬗济文”实践队成员总结要点,分析现状,我们深刻感悟到互联网+技术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化呈现、网络化传播、展示动态化等方式,我们不仅可以将它们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到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互联网+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它们在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