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武汉8月7日电(通讯员 付渝彤)“比起成为不被定义的风,我更想成为不被定义的盛夏。”在这个热情盛开的夏天,我选择了支教,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了美丽仙桃,在毛嘴开始新一年新一期的“希望家园”活动,与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度过这个七月仲夏。
从高中起我就很想去支教,支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纯粹的事,但对于这短短的十几天支教,我产生了迷茫,这和我理想中支教不一样,起初的我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我们只是去了短短的十几天,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当地的现状或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甚至我们连当地的情况可能都还没有摸清楚,就要走了。所以我们只不过就是一群大学生然后来到乡村陪伴了当地小朋友十几天,仅仅如此而已。可是回想起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我又觉得我们的意义不止于此,对于我自己而言,支教是一次我们和他们的连接,而不是陪伴。为什么是“连接”。因为陪伴这个词不是最恰当的,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更重要的一个说法是“连接”。陪伴强调的是一种身体上同在的关系,而连接更多的是心灵和心灵的映照。每一个孩子他从小到大的一个成长过程中,陪伴他的人非常的多,可是能够给他带来深刻的记忆、能够在他的成长中留下非常值得去回忆的精神财富的陪伴者却非常少,所以我觉得我们这次去的第一个意义就在于我们建立了连接。比如我们和那个调皮的初中生的连接,她作为此次“希望家园”中最大的一名学生,每次上课不仅没有起到任何表率作用,反而喜欢玩手机,扰乱课堂秩序,对于周边年龄娇小的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虽然最后我们并没有改变他,他的所有的坏习惯都没有改变,但是我想我们多多少少有影响到他,因为他经历了这一次和我们相遇的机会。如此一来即使我们只有十几天的支教时间,但还是可以去延续这样的一种连接,这种连接是对当地的一种帮助,也是对我们成长的一种帮助,我相信都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得以体现。
在学校的被安排的试讲,我总是依赖手稿,觉得紧张。会很磕巴的上完一节课,也不会任何的随机应变。但“三下乡”紧凑的时间安排,让我学会了对着幻灯片简单的提示讲课,我从背稿跨越至讲课,这于我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上课的时候,小朋友常常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不在我知识涉猎范围之内的问题,但站在讲台上的我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这时候的我就只能随机应变。这于我而言,也是另一方面的成长。
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这里,当我说“这是我们的最后一节课”时,那些昔日里嬉皮笑脸的捣蛋鬼全都大声说“老师,不要,我们还想上”。当我时隔周末去上课的时候,小女孩拉着我的手说:“老师,好久没上课了,我好想你。”的时候我感到幸福溢满了我的内心。这里的孩子用他们的纯真和质朴给了我做一个老师的幸福感。
只有亲身经历支教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理解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的授课,再到课后的总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用心、细心,同时也要有耐心、恒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用来形容老师当真是名副其实。在支教的日子里,我虽忙碌,却也感到无比充实。在和小朋友们相处的每一天里,我们彼此学习,共同成长,正所谓“教学相长也”。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遇见热情似火的伙伴们和青涩懵懂的小朋友们,成就了满载而归的自己。这次白杨坪之行,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支教活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应当用汗水奉献青春,努力为乡村教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7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