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宣扬农耕文化,热爱中华民族

来源: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生环青协

2023年6月28日到7月7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农耕文化宣传团”于分别在巢湖市战前村、各个路口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花山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多个村落的田地实践活动,旨在宣扬农耕文化,更好地让人民群众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培育爱农情怀,农耕文化进校园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团队成员在巢湖市安巢经开区花山小学多个班级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和支教活动。在与学校负责人联系后,团队成员进入校园内。团队成员在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后,分别前往不同的班级开展农耕文化问卷调查活动。在二年级一班,团队成员采访了一位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团队成员根据问卷调查的内容,询问小女孩一些关于农耕文化的问题,小女孩积极回答,小女孩说,虽然自己没有真正的到农田里面体验耕地的感觉,但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所以对农耕有所了解。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三年级二班,对一位小男孩进行了采访,但是小男孩对问卷调查的一些问题很难回答上来,小男孩说,自己一直生活在城市,接触到农耕的机会很少,对农耕不是很了解。

在问卷调查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在两个班级依次开展支教活动和互动小游戏。团队成员通过PPT、视频、图片的方式,将农耕工具的演变,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影响展现在小朋友的眼前,他们聚精会神的聆听着,同时积极回答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与志愿者互动交流。随着PPT的落下帷幕,一部分团队成员开始分发涂色卡纸,另外一部分成员为小朋友粘贴小农人的贴纸。小朋友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自己心中的瓜果蔬菜,在小农人贴纸的映衬下,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来到学校内的种植区,他们依次进入,将刚刚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热火朝天的在种植区内劳动,充分体现了当代“小农人”的优秀品质。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活动和支教交流活动,可以见得,校园内的农耕文化宣传力度需要加强,同时学校也要丰富孩子们获取农耕相关知识的渠道,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都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爱农兴农,农耕文化进乡村

清风徐徐,霞光溢彩。团队成员趁着农民伯伯们忙完农活的时间段来到了朴实的战前村。在缕缕青烟的衬托下,体现了农耕文化来源的淳朴。团队成员在分配好任务后,开始了问卷调查活动。居住在巢湖本地的团队成员,用朴素的方言和农民伯伯交流,农民伯伯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热情的邀请团队成员进入家中。随后,团队成员根据问卷调查上的内容向他们询问。据农民伯伯所说,农耕是自己的职业,种了一辈子的地,非常了解它,但是提到农耕文化,就不是特别清楚,也没有很好的条件去接触到这些。

在和农民伯伯交流后,他们带领团队成员来到他们自己的菜园中,团队成员和村中的小朋友进入菜园中,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引导小朋友清除菜园中的杂草,小朋友也积极主动的劳动,为果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之后的几天,团队陆续在多个村落帮助当地的农民清除菜园杂草,采摘西瓜,采摘花生等多个活动,将农耕文化的内涵在巢湖市周边宣传开来。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团队了解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和对于农田耕作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但他们普遍对农田耕作充满热情和自豪感,对这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然而,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间接的阻碍农耕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知农学农,农耕文化进社区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团队成员来到巢湖市半汤社区进行问卷调查活动。团队成员在分配好任务后,展开了问卷调查活动。团队成员分别采访了社区居民、公交车司机、执勤公安等人群,多角度了解农耕文化的普及情况。社区居民和公交车司机表示,小时候经常会在农田里面耕作,但长大后随着土地的流转和社会的发展,耕作的机会和想法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想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生活,但也会经常在一些社交软件上看到农耕的生活,也是十分的怀念。执勤公安表示,农耕生活更多的是存在于70年代到90年代的人们,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眼界被开拓,更加愿意出去闯,而不是农耕。

经过对巢湖市内多个路口和社区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农耕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怀,但是由于生活的原因,不能够再去接触到农耕,这也间接导致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社区应该多多组织相关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去重温农耕,去发扬农耕文化。

三下乡,感悟农耕之美,传播文化的力量,献出爱心的义务支教。经过调查问卷、参与农耕工作、与当地居民互动的宝贵经历,我深深领悟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在传播农耕文化的过程中,我见证农民对土地的深情以及他们对传统农耕技艺的传承与热爱。通过支教活动,我与孩子们的互动沟通,看到知识的力量,也感受到他们的渴望和潜力。此次活动让我对农耕之美有更深的感悟,理解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并且体验义务支教的喜悦与挑战。

通过本项目多方面活动的开展,团队成员希望唤起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的关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重新认识乡村,回归农耕文化,成为农耕文化传播的生力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9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踏访民间觅乐舞,匠心复原呈八佾

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队队员来到曲阜文化传媒公司彭门创作室,探寻最高祭祀礼仪八佾舞的风采。实践队员在前期进行了充分讨论,明确每位队员的分工,并通…… 佛尔云耳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篆刻技艺,弘扬中华文化

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队来到曲阜著名篆刻家张博老师的工作室了解、学习篆刻艺术。张博老师自幼拜师学习篆刻,习印二十余载,为实践队员们细致讲解了篆刻…… 佛尔云耳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踏访民间觅乐舞,匠心复原呈八佾

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队队员来到曲阜文化传媒公司彭门创作室,探寻最高祭祀礼仪八佾舞的风采…

传承篆刻技艺,弘扬中华文化

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队来到曲阜著名篆刻家张博老师的工作室了解、学习篆刻艺术。张博老师自…

品味泰山古法豆腐,传承千年豆香文化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社会实践】品味泰山古法豆腐,传承千年豆香文化(通讯员:高志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继民俗传统,兴文化之光

(通讯员:柴佳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

净社区环境,传邻里温情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1日电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核心场所,它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好来沟,学习红色信仰的心得体会
在参观好来沟,了解到托和清县县委开展的地道战、地雷战等山地游击战,我深刻领悟到了红色精神的伟大力量和价值。这些地道的建设不仅展现了托和清县党政军民的无私奉献和勇敢精神,更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
“童心菏力”实践队开展食品厂调研活动
“童心菏力”实践队暑假期间前往菏泽市牡丹区裕鲁子弟杜郎口学校开展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为深入了解当地生产状况以及当地基层百姓的生活情况,“童心菏力”实践队于2023年7月14日在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开展了…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聚校社韵书香,创数据轻共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阅读推广、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主力军的作用,开展各类阅读主题活动,打造个性化定制服务产品,优化图书馆借阅方式、提升便利化程度,吸引公众走进阅读场所,让阅读从书本走向生活。鹰…
第一临床医学院:汇聚青春力量,助力文旅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重要论述精神,促进兰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相匹配。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艺核”暑期实践团队聚焦“体悟幸福美好新甘肃、谱写富民兴陇…
安徽学子三下乡:地道战、地雷战照亮红色精神
2023年8月8日,我们的宣讲团一行来到了托和清县,参观学习红色精神。在这个山地游击战的前沿阵地,我们亲眼目睹了县委开展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斗,见证了灵活机动、打击敌人、保存革命火种、积蓄革命力量的伟…
安徽学子三下乡:助力老区建设,宣扬红色文化活动总结
托和清县地道战、地雷战的开展是一场精心策划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山地游击战。通过灵活机动的打击敌人,县委和县政府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并积蓄了革命力量,为反击国民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兰大学子三下乡:走进古镇夜市,体味人间烟火,探寻文化艺术
一座城市的地摊,展现着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此为生的人们,构成了地摊经济的底色,为大众提供便利,也让城市充满人情气息。为了更好地体悟兰州地摊和夜市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积极打造地摊经济新风尚,…
杨根思——最美奋斗者
7月16日,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宣讲团开展了精彩的宣讲活动,向游客们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役中的英雄人物杨根思的感人故事。这是一次旨在弘扬英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引起了广大游客的强烈共鸣。杨根思…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聚校社韵书香,创数据轻共享
为积极发挥图书角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引导广大青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聚校…
杨靖宇——战斗至最后一刻
7月20日,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宣讲团开展了精彩的宣讲活动,向游客们讲述了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杨靖宇的感人故事。这是一次旨在弘扬英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引起了广大游客的强烈共鸣。194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