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沈冬昕 陈思洁 全灵慧)
“夜有唱灯影戏者,以布幕围成仅容三四人之剧台。剧者口唱戏调,手牵彩色纸人。”笙歌起铜响,灯火上戏台。挑灯方寸,彩影舞动,悠悠戏调唱响的是每一个湘潭纸影人对非遗传承的执着与热爱。2023年7月11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湘潭市鹤岭镇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凤凰村,调研升平轩纸影博物馆,深入了解纸影历史文化发展,并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了纸影表演、制作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感受湘潭纸影的工艺特色。
升平轩纸影博物馆是由被评为“全国德艺双馨皮影老艺术家”的湖南皮影戏省级传承人吴升平及家人筹资建设的湘潭首家私人纸影博物馆。博物馆包括表演、教学、制作、陈列等分区。展演大厅播放相关宣传影片;一楼的“影偶制作室”“道具制作室”是吴升平老人平时工作的地方;楼梯间陈列着吴老与外国友人友好交流的照片;二楼的“表演教学室”,陈列了部分影偶,参观者可以动手把玩、学习;在另外一间“制作工作室”,介绍了纸影制作的10多道主要工序,并且能进行互动制作教学; “影偶陈列室”中陈列了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皮影艺术。据介绍,现在博物馆已经有不少慕名来学习纸影制作和表演的朋友,并对民间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传承人吴升平老人的介绍中,实践团成员基本了解了湘潭纸影的历史文化发展、纸影戏所描述的历史故事、对外交流过程、南方纸影与北方皮影的区别以及纸影戏中的用到的乐器类型等。
在传承人吴渊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亲身近距离体验并记录了纸影的制作过程,见识到其中最出名的“异形刀法”。此刀法使用的异形刀刀刃呈半弧形,大小不一,纸影影身的雕刻技法也是层层叠叠。备砣、下胚、剪模、填色、加描、压平等数十道工艺,无一不要求制作者熟练的手法和高度的专注。纸影雕簇工艺讲究四功,即雕刻、绘色、装订、口功,某些特殊的人物形象还需具眼功、胡须功等特殊功能。纸影制作由剪纸艺术演变而来,使用双层雕刻工艺经两次雕刻完成。制作程序包括制浆、制壳、下料、绘图、固定、双雕、合成、单雕、填色、肩手等16道工序。雕刻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南方的纸影造型相对于北方皮影更为写意、粗放,头部比例较大。吴老先生认为,“七分脸”的纸偶更能体现出神态情绪,带来更好的观影效果。
在观看纸影的表演过程中,伴着铜锣戏调,眼前的幕布上上演着《天官赐福》等名篇名剧。纸影的一起一落,唱词的一仄一平,笙影之间,沉浮的是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并存,传承的是先辈们一丝不苟的眼功、胡须功等基本技艺,创新的是现代灵活创新的表演技法,如“吹胡子瞪眼”、“面部提拉机关”等。实践团成员也亲身站在那无数手艺人坚守的影布之后,舞动着竹竿操纵影人做出各种姿势,体验到了那毫厘之间的精妙、方寸之间的精彩。
人民日报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共享’,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够同时持有、共同享用、一起传承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了解到传承人热衷创新表演方式,希望纸影进社区,进校园,让更多的人“共享”其“纸上人生”。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因发展而永恒。像传承人常说的那样,“古老非遗,快乐传承”,实践团也致力于数字赋能,以传承达传播,以创新达共享,助力非遗传承,贡献青年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9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