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非遗文化,保护历史印记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王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遗+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4日在安徽黄山市调研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旨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学子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为宣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我随非遗+社会实践队一同来到安徽省黄山市进行调研实践活动。非遗并不神秘,它是耳熟能详的民谣,它是传承千年的民俗,它在文人墨客的笔墨纸砚中,它也在传统精美的服饰中……那非遗是什么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图为非遗+社会实践队在体验非遗项目——徽墨描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通讯员 李紫琪 供图

先是来到体验瓦绘和徽墨描金的非遗项目的地点,瓦是生活中原始、质朴的材质,是真实的东西,徽州建筑离不开瓦。青瓦,古朴而高雅。尽管历经春去秋来、严寒酷暑、风吹雨打,它却始终坚硬如初。将一方瓦片作为创作的天堂,用画笔描绘我们内心所想。被称为“墨迹”或“墨宝”的歙县徽墨已流传千年,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不能理解有着制作技艺20道工序的徽墨的好处,但“松烟底事长,千载溢清香”,人们永远不会在键盘中闻到这专属于徽墨的一丝清香。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徽墨制作的几个基本步骤: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而在这其中还包含着十几道工序,最终才能制成一锭用古法制作的徽墨。描金的过程则是用金粉、银粉等为徽墨快填涂颜色,使徽墨上的图案更加立体美观。

穿过一条条悠长的小巷,行走在两面高高的马头墙中间,仿佛置身于这幅水墨画中。若从上往下俯视宏村,则会发现整个村庄就像一头斜卧山前的牛。宏村三面环山,基本处于山水环绕的中央。青砖、粉墙、黛瓦、雕刻,行走在古镇中,仿佛冥冥之中在和过去的时光对话,倾听它们用种种岁月的痕迹叙述着过往。

图为团队成员在学习扎染的操作过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李紫琪 供图

扎染已有数千年历史,染色材料来源于我们都熟知的板蓝根,是天然环保的植物染。扎染工艺分为扎染和染色两大部分,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纺织物进行扎、缚、夹等形式组合后染色。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扎染中就有所体现。每一次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同时也会给你一种拆盲盒的惊喜感。

被誉为“可以吃的徽州石雕”的徽雕糕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和徽派传统建筑中的“粉墙黛瓦”色彩一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为深入了解徽州地貌、徽州人文、徽商、徽州民俗、徽州历史进程,我跟随团队来到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参观。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是集徽州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徽州历史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更展示了徽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图为非遗+社会实践队团体合照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通讯员 李紫琪 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非遗文化的知识和技能,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底蕴,我认识到非遗文化需要人来传承,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技能,专心研究,以宣传和传承文化为宗旨。

通讯员 王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1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江苏学子三下乡:承红色基因,绘时代新风
中国青年网苏州7月12日电(通讯员顾夕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授业解惑,温暖心灵:我与乡村孩子们的相伴成
作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青衿之志”团队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2023年7月18日至25日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盛池乡村委会办公室的支教活动。这次实践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锻炼的重要性,也为我提供了珍…
“甬“立潮头——共探八八战略二十周年
在浙江省委实施“八八战略”二十周年之际,2023年6月26日至6月27日,中法联合学院的联合先锋·中法创新交流调研团先后参观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和中国港口博物馆,见证了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这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名城…
走进竹山,探寻红色文化
为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6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十堰市竹山县进行红色文化学习。开展“…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药材三七篇
三七是中草药中用途十分广泛的药种,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除了中医外伤疗效显著,在治疗心脑血管病、降血脂等方面也有疗效,此外,还有不少人吃它来养生。三七粉长期服用可以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有效…
传承国药精粹,助力口腔健康
中华本草,有“口”皆碑为普及口腔知识,推进民众口腔健康,提高大学生对国药及口腔健康的关注,我校第三临床学院“传承国药精粹,助力口腔健康”志愿服务实践团开展相关活动,并于6月23日上午前往新乡县航芝…
湖北学子三下乡:心之所向,匠之以成
中国青年网黄山七月七日电(通讯员王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遗+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4日在安徽黄山市调研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旨在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保护文化多样性,传承并推动…
自立自强,创造崭新奇迹
2023年7月20日至30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追寻红色传统,感悟百年风华”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从‘心’启航·情暖万家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扬帆远航,不忘初心,振燃炎夏
在炎热的下午,青衿之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带领着一群兴高采烈的孩子们进行手工活动,热情洋溢地展示着他们的创意和技巧。孩子们的笑声在阳光下跳跃,充满了童真与活力。这是青衿之志志愿服务队的一次暑期社…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声乐课
7月20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贵州省金沙县第九小学(金沙县彩虹小学)开展了“声入人心”课程。该课程意在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在声乐方面的技能和表达能力。此课程由梦启支教团成员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