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号召,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干、匠心、志愿精神。7月1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扎根稻田旅,寻觅非遗行”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了“寻觅非遗行”行动。
寻竹编技艺,品匠心独运。
竹编,是一门古老的编织手法,竹编艺术的美,不仅在于它的精美绝伦,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不急不躁,细工慢活,片竹成丝,编竹成器。一棵竹子,经过去青皮、剖片、日晒、划篾丝、染色等工序后,再通过编、绞、琐、插、拉、穿、扣等工艺技法,编制出造型悠美,工艺精湛,丰富多彩的竹编工艺品、日用品等。本次“寻觅非遗行”活动中,我们在竹屋内看到了许许多多匠心独运的竹编工艺品,并为之赞叹。这一技艺能够传承至今,得益于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对手艺人的传承。非遗竹编不仅继承了民间智慧和技巧,还体现了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欣赏竹编艺术成品)谭婉婷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竹编工艺屋前合影留念)谭婉婷 摄
觅苗绣技艺,助匠心传承。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的载体,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族刺绣针法很多,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来种。图案有视为吉祥的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挑子、石榴等,这些图案被镶嵌在服装的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脚、护船边等部位,亦可用它来缝制挎包、钱包等。本次”寻觅非遗行”的活动中,我们倾听非遗故事、学习苗绣技艺、体验苗绣制作、穿戴苗绣服饰、感悟非遗文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绣娘指导下学习苗绣)谭婉婷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苗绣工艺屋前留念合影)
匠心传承,皆为你我重任。所有经过历史齿轮旋转沉淀的手艺、精美的工艺品,都是由传统到艺术的形式汇聚而成。这种极致的荟萃便是匠心的发展,有心才有匠,心之所向,匠以之成。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责无旁贷地肩负着传承匠心的使命。让我们共同传承文化、保护文化、发扬文化,为非遗传承增添色彩,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1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