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歌载非遗,热爱缘传承

来源: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作者:胡登利 方宇婷 张松 刘嘉丽 黄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2023年8月5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江送巴南水 共筑振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重庆巴南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了以“山歌载非遗,热爱缘传承”为主题的传唱木洞山歌活动,促进团成员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传承人秦萩玥的讲述中了解了木洞山歌的发展史和传承史,也明白了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人们一起去尊重、保护与传承。

留住记忆 守住非遗

秦萩玥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位歌手,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的传承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木洞人,秦萩玥老师从小就受到木洞山歌的影响和熏陶。在这边唱来那边和的成长环境下,她热爱唱歌,更热爱自己家乡的山歌。秦萩玥老师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2009年她放弃出国梦,选择回乡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她在采访中说道:“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学唱木洞山歌,从专业学校毕业回来以后,我看到了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一辈山歌传承人一直在坚守,一直在唱我们的山歌,也没有年轻人来传承这样的传统文化,所有后来我就加入了他们。”她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传承传统文化不一定非是老年人做的事情,而是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统文化中,将它们传承下去。秦萩玥老师还表示木洞山歌给予了她很多机会和机遇。而在木洞山歌的熏陶之下,她也觉得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大学生到现在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对于她来说,意义重大,责任更大。

(图为秦萩玥老师讲述她的传承故事。)

心之所向 匠之所成

为了更好的传唱和宣扬木洞山歌,秦萩玥老师站上了非遗传承的舞台,秦萩玥面临的不仅是木洞山歌青黄不接的困境,还有自己所学习的美声唱法与山歌的不相融。秦萩玥老师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研习木洞山歌时的过渡期:“唱的山歌里面带有美声味儿,美声里面还有山歌味儿。”她曾经一度想要放弃非遗传承这条路,但老一辈传承人的话让她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你既然选择了民族的东西,就不要三心二意,要朝着它走下去,你之前学的知识都是给你未来打基础的。”老一辈传承人这样告诉她。经过不断的尝试,秦萩玥老师终于将自己特色性的唱法与木洞山歌巧妙融合,探寻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非遗传承路。“山歌土,但可以土得很有生命,‘土’字代表的是民族的根,是山歌的民族文化。”

(图为秦萩玥老师指导志愿者们学唱木洞山歌。)

传承文化,流放百世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秦萩玥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木洞山歌能够传承下去。为此,秦萩玥老师同其他非遗传承人举办了系列非遗活动,让木洞山歌走进社区、学校、商户、景区,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推进木洞山歌与居民日常相结合。“将充满历史沧桑的‘土味’山歌创新出多元表达,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认可传统文化,是我乐此不疲的动力源泉。”秦萩玥老师认为,非遗的传承离不开社会参与,更离不开年轻群体的参与,因此秦萩玥老师将木洞山歌与音乐剧相结合,创造出了《爷爷的山歌》这一大型国家级音乐剧。而木洞山歌不仅在中国唱响,更是多次在其他国家进行演出。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在秦萩玥老师的努力下,木洞山歌的传承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其影响力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保护体系不也在不断扩大。

“山歌源于生活。”秦萩玥老师说,以前大家的生活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每到农忙时分,劳动人民就会唱一些加油号子、禾籁歌曲,而木洞山歌正是从这些民间歌谣中演化而来的。在新时代的冲击下秦萩玥老师结合生活实际、时尚潮流、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让木洞山歌从田间地头走向现代舞台,从偏乡走向世界,从过去走向未来!

(图为促进团成员与秦萩玥老师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2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定稿调查问卷:为成功奠基

为更好地宣传“五水共治”工作,7月10日上午8点,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助力十三五 汇聚青春能量”五水共治调研团在办公室为后期调研问卷做准备工作。调研团分成4组分…… 黄晓雅 查看全文 >>

五水共治知民情 调查问卷解民意

为了解舟山市民对“五水共治”政策了解情况,同时进一步推进“五水共治”宣传工作。7月12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助力十三五,汇聚青春能量”五水共治调…… 黄晓雅 查看全文 >>

东科调研团:寻根问源 检测水质

为探究舟山河流水质情况,检测红卫水库上游水井水质是否达到饮用水标准。7月11日上午9点,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助力十三五 汇聚青春能量”五水共治调研团跟随定海区环保局…… 黄晓雅 查看全文 >>

牵手环保 探水之秘 -记浙海大东科社联五水共治调研团水质检测活动

为更好地了解定海区河道的水质情况,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助力十三五,汇聚青春能量”五水共治调研团与定海区环保局共同对盐仓大河及红卫水库上游的水质进行…… 杜佳芸 大学生网报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取井水,测水质,东科守护饮用水安全

7月9日上午8点,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助力十三五 汇聚青春能量”五水共治调研团再次来到后山红卫水库进行水质取样检测工作。经过约40分钟步行,调研团一行来到后山水库的一…… 黄晓雅 查看全文 >>

登山寻水地 东科学子齐努力

2017年7月9号,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助力十三五,汇聚青春能量”五水共治调研团在社会实践的第九天前往鸭蛋岭的村民自主集水点采水。 早上八点,全体成员…… 张安妮 大学生知识网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总结学习 承前启后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2017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十三五,汇聚青春能量”五水共治调研团的调研活动已举行过半,在7月10日迎来了整理与休整的一天,对前期开展的活动进行总…… 张安妮 大学生网报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打造美丽舟山 东科学子绘新画卷 ---记浙海大东科社联五水共治调研团广场设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推出的“五水共治”方针政策,宣扬“五水共治,人人参与”的理念,7月8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助力十三五,汇聚青春能量”五水共治调研…… 杜佳芸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鸽志愿服务队赴喜安社区开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24年9月28日上午,青鸽志愿服务队在安靖街道喜安社区分享中国绘画中有关山水画的知识,…

大学生“三下乡”走进威远县红星村,带领小朋友领略敦煌艺术之美

2024年7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三下乡”青鸽志愿服务队来到威远县严陵镇红星村,开展了一场以敦煌莫高窟石窟造像及壁画制作为…

天佑关注 | 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十一届骨干培训顺利完成!

为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意识与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全面提升我校…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城市与乡村的上空奏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些人在默默付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用心语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这就…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筑梦安工大
安徽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筑梦安工大中国青年网马鞍山8月8日电(通讯员许子豪)为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号召,宣传安工大。2023年7月2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满心欢喜,“材”与你相遇实…
电商直播“下乡”记: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互联网电商、直播电商等数字化商业模式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2023年7月17日,西安培华学院“情系留坝”专业实践队依托专业优势前往留坝县电子商务示范中心开展直播助农实践活动。…
福大学子三下乡——六鳌镇店下村:五星级党支部引领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基层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擘画好新的时代蓝图,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台港澳“寻迹峥嵘”实践队于8月5…
文化赋能 筑梦共富——西安培华学院“情系留坝”专业实践队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2023年7月上旬,为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持续深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规划不断完善,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情系留坝“专业实践队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赴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文化(图书…
垃圾分类宣传倡导,绿色低碳融入生活
导语: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保护生态环境,守卫我们的绿色家园,2023年7月10日至7月17日,常州工学院“绿水青山”实践团队的垃圾分类小组成员在各自的家乡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和倡导的实践活动,以…
“安全教育进社区,生命守护在行动”思无邪健康卫生知识传播团队走进西津桥社区
大学生网报8月8日苏州电(通讯员陈熙玉丁艺桐)为弘扬红十字博爱精神,进一步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7月12日至7月14日,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无邪健康卫…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出真知,绿水永相伴
为顺应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前景,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于形成国家绿色战略形式,促进大学生深入基层贡献青春力量,2023年8月1日至8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咫尺青绿,生态万家”实践队来…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旧时“灵钟千古”,近代“江上风清”
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现存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张飞庙依山取势,浓荫蔽日,建筑嵯峨。庙内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结义楼、望云轩、助风阁、杜鹃亭、得…
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美丽乡村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7月7日讯】通讯员李腊梅“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美丽乡村”为更好的了解乡村环境治理现状以及相关治理环境保护措施,以启发村民和社会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关注度和完善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盛夏实践 青春扬帆 | 电子工程学院E馨志愿服务团第四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为引导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缓解青少年暑期“看护难”问题,深化校地共建合作机制,加强少年儿童教育关爱,电子工程学院E馨志愿服务团与海州区郁洲街道“七彩夏日,‘郁’你‘童’行”暑托班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