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研究
£戴琳娜(文学院2102班)
【摘 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因此,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分析在现如今的乡村振兴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报告将从报告调研的背景、方式以及如何调研、调研数据等着手分析本次调研的结果。基于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 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 问题
【正 文】
一、引 言
(一)调查背景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推动文明素质的提升,培育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乡村社会环境。在中国,农村地区一直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矛盾之一。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推动农村地区整体发展,弥补城乡发展差距。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一些社会问题,如道德观念淡薄、封建迷信盛行、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等。通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推动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村社会经历了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工返乡等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对农村社会的道德伦理、文化观念等方面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农村道德观念和文化习俗面临着冲击和冲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转型问题。农村地区基层治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村务民主不健全、村干部素质不高、社会管理力量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明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旨在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社会风气。。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农村发展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以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针对以上背景,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推动相应的改革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了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情况,可以通过调研,掌握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情况,包括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相关机构和组织的运行和活动等,以及乡村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了分析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和问题,可以通过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了解乡村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通过调研,发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潜力,包括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乡村精神文明品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可以探索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建议。同时,通过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制定和完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使其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调研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乡村社会的基本现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展情况,为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此外,调研还有助于发现和总结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促进相关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旨在提升乡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意识和文化品位,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涵盖了多个方面,如道德教育、文化传承、艺术表演、体育锻炼、社会风尚等。通过调研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些工作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
首先,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更重要的是建设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和文明乡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文化支撑,使乡村振兴更具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次,乡村振兴的实施也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带来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变化,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乡村振兴也需要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建设文化设施、组织文化活动、培育文化人才等方式,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
最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乡村的全面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而乡村振兴的实施则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资源支持,使乡村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更加有力。
因此,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其意义在于:
1.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和谐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培养居民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行为规范。通过调研,可以了解到乡村居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现象,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2.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的重要战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调研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乡村社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3.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认同感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居民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识。通过调研,可以了解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了解乡村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情况,从而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认同感。
4.推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改善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依靠各种公共服务的支撑,例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发展。通过调研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可以了解到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为相关领域的改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5.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通过调研,可以了解到乡村居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和期望,及时针对问题和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加强乡村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三)主要概念
1.乡村精神文明
乡村精神文明是指在乡村社区中,通过培育和传承优秀的道德伦理观念、文化价值观和社会风尚,促进乡村居民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提升,以及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乡村居民的良好品行和道德意识,促进乡村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和和谐。乡村精神文明包括培养乡村居民的公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传承民间艺术、节日习俗、乡土文化等,保护、发扬和传播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建立健全的社区组织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乡村居民和社区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协作机制,提高乡村居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获得感;加强对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2.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推进道德伦理建设、文化科学教育、精神风貌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它以扎根于本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为基础,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良好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推动农村地区整体发展,弥补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培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等良好社会风尚。其次便是道德伦理方面的建设:通过开展道德教育和乡风文明创建活动,加强道德规范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水平,培养家庭美德、邻里和谐等亲和力。然后是文化科学方面的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水平。最后,精神风貌的建设也很重要: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宣传广告、农村公共空间塑造等手段,激发农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培养和弘扬优秀的农村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手段,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的居民,访谈对象主要以农民、学生、村委会三大主体为主。
(二)调查方法
1.文献查找法:在进行正式的社会实践之前,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成员便在互联网以及各种书籍中查阅资料,保证各成员对课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与思考。通过对黄石市阳新县的深入了解,为之后的调查中实践队能够制定准确科学的调查方案以及调查方向做铺垫,使调查更有针对性与严谨性。
2.问卷调查法:经过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队员的几次会议讨论,将问卷编写为“背景现状”“意义”“措施”“开展措施”四个维度,并确定问卷发放和访谈对象为当地居民。在正式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之前,实践队员们经过反复修改与分析,最终确定出了问卷的最终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现状研究》。该问卷分为卷首语、基本信息栏和十三道选择题以及一道简答题,其中选择题包括单选题与多选题,题目从四个维度出发,主要是向当地居民咨询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了解多少,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以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3.访谈调查法:选取多主体进行访谈,提前准备访谈提纲,与受访者口头交谈了解相关情况。此次暑调的访谈对象为阳新县排市镇的部分居民,其中包括学生、村委会负责人等。
4.数据分析法:线下问卷信息全部录入问卷星系统后,由问卷星统一的计算模式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反映大众对问卷题目的真实看法,由这些数据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科学的分析方式能够让实践成果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三)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1张,有效问卷581张,有效回收率为100.0%,每位队员都进行了发放问卷,并在问卷发放完毕后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最后进行人工统计,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在所有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问卷的发出和回收、数据的分析与统计、访谈的记录等任务顺利完成。
(四)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全体线下问卷由各组员发送至阳新县排市镇居民,将有效问卷输入问卷星,问卷统一用问卷星计算模式进行数据分析。每次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记录。本次报告能够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所分析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现状与分析
(一)基础信息
1.文化水平
本次问卷填写中,填写对象的学历小学占比8.95%,初中占比8.95%,高中学历占比12.22%,本科及以上占比65.23%,其他占比4.65%,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重视发展教育,其本科及以上学历居民占比为大多数,且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数也十分可观,符合实际情况。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来带动与宣传,阳新县排市镇的居民文化水平很利于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作出最大的贡献。2.年龄
本次调查对象中,18岁以下人群占比6.54%,18至30岁年龄段人群占比73.32%,31至45岁年龄段人群占比11.36%,45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占比8.78%,调查对象涵盖的年龄段丰富,更有利于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本次调查中希望了解各年龄段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以及乡村振兴的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阳新县排市镇成年人甚至壮年的数量占多数,劳动力资源丰富,而青少年以及中老年人数较少,有足够的力量去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深入。
3.政治面貌
在本次调查对象中,群众占比37.35%,共青团员占比52.32%,中共预备党员或党员占比10.33%。阳新县排市镇成年人甚至壮年人数占比较多,因此共青团员人数占大多数,而青少年以及中老年人数较少,因此政治面貌也大多为群众,中共预备党员或党员人数占比最少,表示排市镇中能够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做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措施的人数缺少或不足。
(二)当地居民与政府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当地政府和居民是一个乡村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助推手和主体,他们对于精神文明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发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64.54%的乡村居民会因为对精神财富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农事繁忙没时间参与等原因而对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表现出不高的热情。20.31%的居民认为是当地政府鼓励政策力度不够导致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受阻。
根据访谈结果,部分居民认为当地政府举办的精神文明方面的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再加上人民不重视,使该地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受挫。
教师访谈记录:
问:请问您觉得阳新县近几年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情况如何?
答:一般间隔几个月开展,但是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可能因为宣传不到位,所以群众参与度比较低。
问:请问你在此地任教多久了?当地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您的教学实践带来了什么改变吗?
答:我任教将近30年了,改变还是有的,比如根据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会开展一些特色活动,以及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一些关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内涵解释。
问:请问在您任职期间阳新县有举办过学生师生参与度高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吗?如果有的话,那么具体活动有哪些呢,可以给我们举几个例子吗?对于这些活动学校师生的反馈又是怎样的呢?
答:有举办乡村精神文明精神建设活动,例如戏曲进校园,科学文化艺术节等,师生的反馈较好,但还是存在参与人数较少,范围较窄的问题。
问:请问您认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否与学校教育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呢?如果是的话,那请问您觉得学校教育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两者是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内容,而且提供一个大方向,学校作为乡村社会中的重要文化场所,可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问:您认为学生了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吗?您认为平时应该怎么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呢?
答:学生们都大致了解一些关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我觉得要宣传到位,结合国家、县市下发的文件和学校情况具体开展系列活动,例如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等让学生多了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问:请问您认为您所在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我觉得首先有时候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会流于形式,没有切切实实落到实处。其次,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比较单一,最后就是人们的重视程度不高,参与度不够。
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政府需要积极倾听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居民则应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活动,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与政府共同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只有政府与居民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社区。
(三)当地居民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方面了解不全
要做到居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做到让村民们全面了解精神文明。根据问卷数据显示:一半的居民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比较了解,但仍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表示非常了解的居民不到一成。且大多数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的乡村节假日举办民俗活动和体育活动的频率较低,这无形中也减少了村民们了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教师访谈记录:
问:请问您觉得阳新县近几年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情况如何?
答:文化活动开展较少,形式也比较单一。
问:请问你在此地任教多久了?当地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您的教学实践带来了什么改变吗?
答:我任教将近20年了。当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逐步发展,对于我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问:请问在您任职期间阳新县有举办过学生师生参与度高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吗?如果有的话,那么具体活动有哪些呢,可以给我们举几个例子吗?对于这些活动学校师生的反馈又是怎样的呢?
答:有举办乡村精神文明精神建设活动,例如集体春游,观看戏剧表演等,学校师生的反馈较好,但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太高
问:请问您认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否与学校教育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呢?如果是的话,那请问您觉得学校教育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认为两者是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而学校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传播渠道,让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从娃娃抓起。
问:您认为学生了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吗?您认为平时应该怎么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呢?
答:学生们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比较宽泛和模糊,我认为平时应开展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特色课程或特色班会。
问:请问您认为您所在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我觉得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吸引人们的兴趣,相对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就较低。
(四)经济问题成为排市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经济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支持,推动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经济发展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当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会更加关注精神文明的追求,注重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其次,经济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乡村居民通过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能够更好地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意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教育培训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意识。此外,经济发展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资金、场地、设备等资源,支持文化设施和教育机构的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同时,经济发展也能够为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需求,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最后,经济发展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社会关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逐渐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也逐渐从物质生活转向文化、艺术、休闲等方面,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但倘若乡村的经济条件跟不上,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将发展困难。
1.村委会访谈记录
问:那我们村委会具体举办了哪些活动呢?
答:重阳节,我们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聚在村子里吃团圆饭,从这个方面做正确引导。但是那些真正能够在公益体系方面提供支持福利的人,那些人有义务,既是他的义务,也是他的责任。公益体系是共同的,作为村里,在公益体系方面,既要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又要地方人有钱的多出点钱。像那些也好,想要的,每个人出五万块钱,要是没有钱呢,出一千块钱,出几百块钱也行。就是不要求富人和穷人均衡出钱,有力者大力支持,无力者情有可原,参与就行。全民参与,有力者就要多余支持一下。
问:那您觉得这个全民参与在整体的乡村基层文明建设之中有哪些需要更加注意的地方呢?
答:在思想上思维上尤其要好,就是说,要用好的改掉糙的,就是说要用正义的改掉邪气的。在这个地方,有些地方还是存在一些落后,这是实在的背景。
问:在推动这个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村委会会遇到哪些阻碍呢?
答:有些人思想上不同,这是第一个阻碍。其二,这样的时候不均衡,难以均衡,也是一个阻碍。其三就是,越多的财力支持,协商难度越大,那是没有办法的。
问:那您有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吗?
答:那肯定有,山田村基础建设资金,真正拿到的有一千多万,就在这几年时间内,在建设上比其他村还是要优越一些。但是在基础建设的时候,带来的是负面影响,有两个。一个地方与地方的不公,那是没有办法的,这就是一,其二,在建设方面,损害个人的利益。有些是他的位置、他的地盘,他也有思想上的不情愿。但是说做思想工作,思想工作是做了,但还是有百分之十以上的很难。那就是,好比修高速公路,要从你家过去,也是一样的,那是必要的实在的。
问:谈及未来,村委会有没有对之后的乡村基层文明建设有没有什么新的目标或者规划?
答:那肯定有。从整体上,首先从政治上来说,党员弘扬吃苦奋斗精神,努力呢同建同享,实质呢,那都是一种目标。但是呢,同建比较容易,同享有点难,为什么?同建,大家来建设,只有百分之十的人不参与。同享呢,那就不是了,不是百分之十的人不参与了,而是百分之七十能够同享就很不错了,因为呢,哪个地方的位置建设的时候不可能来说面面俱到。规划到的不一定能够达到,财力和地方人的思想难以实现,很难实现。有想法,有作为,但是不能达到,这是一种机会,但是根本上很难达到目标。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我跟你说句实话,它是农村,实际上就是农村,农村的投资实际上就几万块钱,能够搞基建?不能搞基建。所以说要有国家的财力和政策支持,其二要有社会的思想意识,才能达到。这是当时习近平那个脱贫攻坚一样的,脱贫攻坚有成效,但能达到预期成效其实很难,那就需要国家政策国家资金才能达到,社会政策社会支持也要达到。为了一个目标,只能说努力为之,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达到。
2.当地政府访谈记录
问:近年来,本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什么成就?
答:这几年主要农村变化较大,因为近年村里土地征用较多,我们采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战术,建设农家书屋,将农村祠堂宗堂统一改造为文化礼堂,作为土地征用后一种移风易俗的方式。同时,农村也紧跟时事,会根据每年的时事热点,开展政治宣讲,如二十大、十九大宣讲。文化下乡也比较多。
问:那你认为当地乡村各主体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性是怎样的呢?
答:排市镇外出打工人口较多,居住者多为老人和小孩,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多以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建设,再引领群众参与建设。返乡的乡贤较少,带头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不强。
问:那政府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答:政府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当地政府接到上级文件后,实地研究后出台适应当地实施的方针,再督促乡村落实政策指令。
问:政府在推动这个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阻碍吗?
答:在乡镇搞精神文明建设困难还是比较多的,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乡镇来说,以经济发展为主,精神文明建设可能还是辅助的。也会遇到工作推动不顺利,群众不理解,存在群众不理解志愿活动,不太适应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还有就是相关资金的缺乏,搞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肯定需要一定经济的支持。但我们还是会坚持去做好,实在不行会争取上级的支持。
问:在动员全员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政府为促进宣传做了哪些工作呢?
答:当地条件较差,没有户外的显示屏,所以一般采取沿街的广告牌、宣传标语、乡村宣传栏、乡村文化广场建设等宣传方式。现在排市镇也有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在特殊时期,也会采取流动宣传车宣传。
问:那之后政府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或者规划呢?
答:因为我们今年申报了县级文明村镇,如果能顺利评上,那么会继续努力争取市级文明村镇,继续做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这就是目前一个规划。
综上所述,经济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物质基础、就业机会和资源支持,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乡村经济的支持和引导,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四、思考与建议
首先,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和重要动力。乡村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空间,更是一个人们生活、情感、精神寄托的地方。乡村振兴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和物质条件,也要注重培育乡村居民的精神文明,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和人居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和途径。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是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方面的全面推进。通过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可以激发乡村居民的内生动力,培育乡村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农村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在推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育乡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品质,加强乡村社会风气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共秩序。只有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撑下,才能有效解决乡村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
而要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加强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乡村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传承乡村文化,增加居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另外,要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能够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力量和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要加强乡村精神文明教育。通过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乡村居民关注精神层面的发展,提高精神追求的意识和参与度。
最后,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项目的推广和交流。通过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引导更多的地方和群众关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和合力。
综上所述,针对落后地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问题,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教育和道德建设、旅游发展、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只有全方位的发展和改革,才能推动落后地区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五、结 语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互动与协调。本次调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只有在全面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和愿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在全面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同时也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2023-6-06.
[2]人民日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论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N].文明河间,2021-1-4(0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2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