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福建农大金山学子三下乡:探寻五福文化,赓续非遗技艺

来源:赴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探寻福文化,我们在行动“暑期实践队 作者:蔡诗敏 林鑫妍

为增强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发掘非遗技艺背后的工匠精神,宣传平潭非遗文化,近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赴平潭综合实验区“探寻福文化,我们在行动”实践队,分别前往福建(平潭)贝雕非遗艺术馆和福建(平潭)沙雕艺术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

福建贝雕(平潭)艺术馆位于平潭岚城乡中南村北楼的一座小院里,随着微风拂过,贝壳制作的风铃发出动听的旋律,实践队的贝雕技艺探寻之旅由此展开。

区级非遗传承人周明先生邀请实践队员观看平潭贝雕宣传片,并赠送平潭贝雕宣传册,希望实践队能够助力贝雕非遗技艺的宣传。在周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艺术馆内的贝雕作品,精致灵动的作品令人震撼与惊叹。贝雕作品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材质而闻名,奇异而美妙。制作这些作品需要细腻而精确的雕刻技巧,雕刻师根据贝壳的细节与弧度将其雕刻成各种形状和图案,雕刻的纹理和线条栩栩如生,展现出雕刻师精湛的技艺和创造力。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平潭贝雕宣传片,深入了解贝雕发展历程。韩李龙摄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平潭贝雕宣传片,深入了解贝雕发展历程。韩李龙摄

为深入学习贝雕的发展历程,实践队与周明先生进行访谈,学习贝雕发展历史及制作方式。作为区级非遗传承人,周先生向我们讲述贝雕艺术的独特之处,以及区别于其他地区贝雕作品的立体贝雕制作。

图为实践队员向贝雕区级非遗传承人周明了解贝雕技艺与起源等内容。陈鑫泽摄

图为实践队员向贝雕区级非遗传承人周明了解贝雕立体制作技艺。陈鑫泽摄

随后,实践队结合“探寻福文化”的主题,以“福”为主题设计贝雕拼贴作品,共同动手实践,体验贝雕制作。在制作过程中,队员们相互配合,共同选择贝壳材料。不同的贝壳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纹理,选择合适的贝壳极为关键。在实践中,队员们深切体会到贝雕的制作除了需要掌握技巧,还要有耐心。通过不断修整,创造出精美而独特的贝雕作品。

图为实践队员动手实践体验平潭贝雕作品的制作。章心怡摄

雕刻之路无止境,唯有匠心付一生。实践队在动手体验贝雕制作后对贝雕制作技艺更加了解,对弘扬民族非遗文化,传承贝雕技艺的目标也更加坚定。

图为实践队与贝雕区级非遗传承人周明合影留念。韩李龙摄

同日,实践队前往福建(平潭)沙雕艺术馆。沙雕画传承人林福平先生带领实践队员走进沙雕画作,介绍沙雕画技艺绘画过程与技巧。实践队在与林福平先生交谈时了解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沙雕画技艺,为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他与各级学校合作开展沙雕画课程,将平潭沙雕画带进课堂,带入小朋友的视野。

在欣赏平潭沙雕画作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感受到沙雕艺术的魅力和奇妙。林福平先生用精湛的工艺和技巧以及细腻的手法与独特的创意,用细小的沙粒上绘出栩栩如生的作品,令人惊叹。沙雕画绘出丰富的故事,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传递情感。在观赏中,实践队员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结合。作品的原料——沙子是大自然的恩赐,通过巧妙的加工和创作,变成了美丽的艺术品。

图为沙雕画传承人林福平先生带领实践队参观沙雕画作品,了解沙雕画技艺。韩李龙 摄

图为沙雕画伴手礼。韩李龙 摄

参观之后,林福平先生为实践队详细讲解沙画的制作步骤及方法,教授制作技巧。实践队员根据老师绘制的大致形状用铅笔在盘中描摹,随后薄涂一层胶水,再用手指尖取出一些沙子,利用手指尖的移动,根据画作的明暗不同,分别将不同颜色的沙子少量多次均匀地洒在盘上。在沙雕画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制作沙雕画需要不断摸索和调整,需要耐心和专注。

图为实践队与平潭沙雕画第四代传承人林福平合影留念。韩李龙 摄

此次活动让实践队体会了平潭非遗沙雕画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带动大家参与非遗保护,使得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沙雕画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识。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遗忘,保护非遗文化刻不容缓。在一天的实践体验中,实践队对于非遗技艺有了更深的了解,深感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年轻力量,在未来实践队员也将能力将这些技艺带入大众视野,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6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齐心协力,齐助残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肖何)为更深入全面的学习马克思社会主义精神并深入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
进社区实践,观家乡发展
为响应国家对青年大学生观察社会,回馈家乡号召,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阿尔法实践团队长于2023年8月7日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桲椤社区社会实践2023年8月7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
齐助梦,齐力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肖何)为更深入全面的学习马克思社会主义精神并深入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
科师学子助力保护耕地里的‘大熊猫’‘
科技赋能玉米种植,致力美丽乡村建设”————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萤火探兴”乡村振兴实践团发稿人:任祖萱杨雅茱李岚熹蔡昕阳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
十堰学子三下乡:关注未来,关注儿童
当我们每天开开心心地在学校上课时,却有那么一群孩子由于身体原因选择了另一条艰辛的求学之路,残疾儿童学校。他们选择了在这里绽放人生的光芒!为了学习文化知识,为了也能和别人一样共享一片蓝天白云,他…
探寻革命历程 回顾伟人风采
江西省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作为重要的历史纪念馆,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调研团此次参观陈列馆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邓小平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中…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了解党的发展史,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党史,悟思想”社会实践小队于7月20日正式开展“党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与队员的交流,…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河海大学实践团前往江西开展实践
导语:7月19日至20日,河海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前往江西省南昌市,参观红色革命旧址,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探访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宝塔村与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村,…
科技赋能玉米种植,致力美丽乡村建设
科技赋能玉米种植,致力美丽乡村建设”————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萤火探兴”乡村振兴实践团发稿人:任祖萱杨雅茱李岚熹蔡昕阳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
十堰学子三下乡:把温暖送进每一个儿童的心
2023年7月2日下午,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梦者-爱之舟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大家来到艺萌,在随后的活动中我院同学带去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孩子们被欢乐的气氛感染也为我们表演了他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