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而甲骨文在这个大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传承甲骨文化,探寻文字起源,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于在2023年6月23至29日开展了主题为“一片甲骨惊天下”的三下乡活动。活动地点是中国文字博物馆。
图一:团队成员于中国文字博物馆合照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2009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其三大展馆分别被命名为“宣文馆”“徽文馆”“博文馆”。主体馆命名为“宣文馆”。主体馆主要为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陈展,展示甲骨文、金文、陶文、简帛文、少数民族文字等,全面呈现汉字作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古文字体系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彰显中华文明的伟大生命力。“宣文”二字来源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文曰:“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宣文馆”之名,既体现主体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又是对黄帝之史仓颉造字、文字学首部经典《说文解字》的一种历史记忆和推崇。
图二:中国文字博物馆藏品
此次活动的主要场地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宣文馆和徽文馆。每个场馆又分为好几个展区,馆中陈列的不仅是琳琅满目的藏品,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物。别开生面的小游戏比如甲骨文拼图,文字华容道等能让人们边玩边学。不仅如此博物馆还开设了写字台,能够让人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甲骨文的乐趣。
图三: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字华容道
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可简单的归纳为声、形、象、数、理五个部分,依次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甲骨文是文字之始,它的地位可想而知。文字承载着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图四:甲骨文书法台
甲骨文对中国书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甲骨文风格类型:一是劲健雄浑型、二是秀丽轻巧型、三是工整规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丰腴古拙型。总之尽管甲骨文是契刻出来的文字,但笔意充盈,百体杂陈,或骨格开张,有放逸之趣;或细密绢秀,具簪花之格,字里行间,多有书法之美。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和保护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加强对甲骨文的研究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促进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