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常州8.1日电(通讯员叶贵滨)常州工学院留青竹刻实践团队应“三下乡”征集活动要求在2023年6.27日赴留青竹刻博物馆进行考察调研。
常州留青竹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常州留青竹刻是“常州三宝”之一,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我们一同前往的常州留青竹刻馆在非遗文化继承人白雪飞女士的介绍下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
留青竹刻具有“青筠白刃留神韵”之称,是在竹子薄如纸张的青筠上进行造型创作,通过多留、少留、不留等手法,铲去图像以外的部分竹筠,露出竹肌,利用竹筠与竹肌的色泽差异,使雕刻作品呈现出明暗及富有层次的艺术效果,因留青竹刻是在竹子的表皮上做文章,亦称“皮雕”或“平雕”。留青竹刻技艺始于唐代,最初是在笔筒、臂搁、扇面等竹器具上作为装饰出现,多为表现层次感不强的花纹图案,艺术效果较为平面化。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竹刻艺人大胆地将留青竹刻的刀法与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相结合,使其成为独立的竹刻门类,此期间也是留青竹刻发展的鼎盛时期。常州留青竹刻以竹为原材料,因为常州位于历史上嘉定、金陵两大竹刻流派之中,与盛产毛竹山区接壤,并且地处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带,所以有利于竹刻工艺的选材和创作。竹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不仅遍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而且内化到了人们的精神领域。正因为如此,人们把竹称之为中国竹文化。常州留青竹刻艺术正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启发下,使自然美和人工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主张以一种虚静的心态和高超的技艺使留青竹刻艺术达到自然天成之美。常州留青竹刻融合了传统雕刻艺术和文人画艺术风格,二者协调统一,既保留了留青竹刻的刀味与文人画的运笔,又体现出当代艺术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常州留青竹刻是一种“以竹为纸,以刀代笔”的传统雕刻艺术形式,它将细致精巧的雕刻艺术与中国传统书画技法进行融会贯通,探寻到刻与画之间的手法契合,捕捉到刚与柔之间的神韵共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传承文化有所帮助,也能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常州留青竹刻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合理有序地解决上述问题,对常州留青竹刻和其他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至关重要。常州留青竹刻的画稿大都是竹人自己创作,通过自己的思考,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对青筠上的每一画稿反复琢磨,包括构图、细节、虚实、意境等都是经过不断修改直至完美的境界,以保证画出的线条和墨块能用刻刀恰如其分地进行表现。在当代工艺美术界,能兼具绘画打稿与雕刻的竹人很少,即使在竹刻发展黄金时代的明清之际,自行设计画稿也是竹人最为棘手的问题。所以,竹人通常用阴刻技法表现笔墨痕迹,但属于浅浮雕的留青竹刻因在薄薄青筠上雕刻出丰富的层次变化,故对画稿要求最高。常州留青竹刻这种自画的原创性来源于竹人在生活中每有所悟便随时落墨成稿,积累创作素材。而这些墨稿则需要深厚的书画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知识修养才能提炼出来,在当代常州竹人中则难得的兼具这些素养,并将三者融为一体进行自由创作。由此,在保有传统竹刻的刀功、刀味下,融入诗的意境与高格调的传统水墨写意技巧,常州留青竹刻形成了清雅俊秀、玲珑剔透、浑厚虚灵的艺术风格。在传统题材中见深邃的思想,在高超的刀功中见深厚的艺术底蕴,创造了超乎前人的新境界。
白派在留青竹刻的创作过程中, 除了比较偏重写实之外, 对留青竹刻的形式也做了较大的创新, 其中白士风的贡献颇大。他的巨作《孙子兵法》的样式就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将竹片拼接制成“竹简式”留青竹刻。又者, 将传统的臂搁进行横刻, 并命名为“横台屏”, 增添了臂搁的艺术欣赏功能。再者, 将竹刻作品镶嵌在红木之中, 制成多角形笔筒, 有“腰圆形”“四方形”“梅花型”“海棠型”等。这些新创的“横台屏”、多角形笔筒和红木镶嵌镇纸等使传统的留青竹刻艺术具有了新的发展方式和生命力。白派传人白雪飞、白坚仁也继承了白士风的竹刻技法和风格样式。除了继承先父创造的横台屏、多角形笔筒、红木镶嵌的镇纸等作品形式, 他们不断探索竹刻新技艺, 如破除了作为原材料的竹片的限制, 使用将多片竹子拼接的方法, 并装上红木框架, 制作成大型图文并茂的留青竹刻作品, 如大插屏、镜框挂件、四条屏等样式, 甚至还有“中堂”。其在构图格局、技法变化、装帧形式等方面也都创造出了自身的新方式, 使留青竹刻能若书画作品一般置于厅堂, 拓展了留青竹刻的适用范围。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展览并获奖, 并且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这在留青竹刻史上尚属首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7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