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聆听老党员忆峥嵘岁月,共话党史重温入党初心

来源: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作者: 张培鋆 罗伏燕 高诚莹

回首百年建党之路,一代代共产党人凭借勇敢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老党员是社会、历史给予我们的一笔无形资产,多少金钱都无法衡量。为品读老一辈共产党员人的入党初心,激励新时代广大党员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023年8月4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江送巴南水,共筑振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了重庆市巴南区东温泉镇五布社区小桥村沈应兰老人家中,开展了以“聆听老党员忆峥嵘岁月,共话党史重温入党初心”为主题的党员采访活动。

图为促进团前往沈应兰同志家中。

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

沈应兰同志是一名具有67年党龄的老党员,曾荣获重庆市巴南区东温泉镇五布社区“优秀老党员”荣誉称号。沈应兰同志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至今已过去67年,但每当回忆起自己18岁入党时的画面,她都会止不住地流下激动的泪水。沈应兰同志于1956年入党,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一切都充满了挑战。但她坚定地告诉促进团成员们她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正确的。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日可待的。她愿意肩负起这个重任,以身作则,不怕任何困难与挑战,紧跟党的步伐,为中华民族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因而沈应兰同志全权服从党的安排。1958年,她上半年积极参与了大办钢铁运动,她认为这不仅是一种劳动,更是一份责任。1961年,沈应兰同志担任了供销社负责人。在工作期间,她为农民提供了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服务,成为了党和政府为农服务的有力抓手。1962年,在精兵减政和压缩城镇人口政策下,她随万多人一同回到家乡。1963年,沈应兰担任小桥村委会书记,任职期间她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率先投身于生产劳动建设第一线,并鼓励了村民们积极参加劳动实践。1966年,沈应兰同志在小桥村担任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兼妇女主任。在此期间,她认真履职,增进了自己和委员之间、委员与委员之间的思想沟通与相互了解,把支委会建设成了一个团结的、充满战斗力的集体。

图为沈应兰同志为大家讲述个人经历。

沈应兰同志已有90岁高龄,但她对党和国家坚贞不渝的忠诚却一丝末减,仍每天心系着国家的点点滴滴。年轻时,她为国家燃烧了自己大部分的光和热。当年纪渐长时,她仍想着为国家燃烧最后的一点热量。沈应兰同志将这份希望寄予自己子女,希望子孙可以学有所用,为建设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位老党员的真实寄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将用一生来践行这句纵古今的老话。

不忘初心 永驻红岩

最后,沈应兰同志用唱歌的方式表示对促进团成员们到来的感谢通过歌声,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老党员对祖国的诚挚热爱。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沈应兰同志说:年轻一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爱国。伟大的祖国一步步走向强大的过程是艰难的,是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因此,大家要倍加珍惜。同时,我们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第二件事便是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她勉励青年一代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了解新闻时事、锻炼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图为沈应兰同志带领促进团成员歌唱礼赞祖国。

每个年代,都有一个独特的烙印。每位党员,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同时期的共产党员,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唯一不变的是那颗对党对人民的初心。促进团们感受到了老一辈党员的坚毅精神,纷纷表示应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去为祖国的繁荣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努力讲好老党员故事,坚持把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前进的思想武器,让红色精神根植于家乡,让党的精神血脉在这里扎根、发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2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行远自迩,笃行不殆|走访校友启迪人生, 薪火相传共话未来
百廿工大,薪火相传。自1903年建校以来,河北工业大学已经走过了120周年的历程,学校始终秉持“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坚持“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在一百二十…
zafu实践团探寻吸果夜蛾的秘密
杭州临安翠之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7月12日邀请了科技特派员邓建宇老师带领的浙江农林大学的“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解决当地果树种植过程中遭受的吸果夜…
南泰学子三下乡:对校园霸凌说不
大学生网报7月25日连云港电(通讯员孙慧慧)本着助力国家法治建设,推动社会法制宣传的目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炎暑践法,青苗肆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之千纸鹤小分队来到灌南县窑湾村实验小学开展了“…
西南石油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队希望能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深挖乐山茶文化脉络,展示茶文化精髓,推动“茶产业”与“乐山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挖掘茶文化的深韵,推广提高乐山雪芽茶品牌辨识度、认可度、知名度,将茶产业与茶文化打通衔…
芙蓉学子乡村振兴电商助农持续发力
“我们需要大学生来为我们村注入新动力,我们的发展需要年轻人。”米多村第一书记向二成说。2023年7月24日,芙蓉学子红星e茶振兴队走进湘西州断龙山镇,成片的茶叶蔬果,满眼的青山绿水。新时代乡村如何发展?…
河南学子“三下乡”: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埋头苦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些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彪炳…
重温历史,星火实践团走进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
吴亚鲁,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在我国革命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7月1日,星火实践团组织了一场以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探索,他们深入了解了吴亚鲁的事迹,感受到了革命…
一束文化之光照进农村孩子的心灵
一束文化之光照进农村孩子的心灵月光流华,圆梦前行。7月21日,玉溪师范学院“月华流照”的六位志愿者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开展为期十天的“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寻红迹,兴乡村”乡村振兴调研团队成功采访辉
本网讯(图/易川峰文/张序玺)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为进一步了解辉山村的红色光荣历史、探寻辉山村乡村振兴发展道路。6月29号下午14时30分,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寻红迹,兴乡村…
寻心梁家河,传承石油魂
为引导青年一代,加强党史学习,传承红色薪火,缅怀革命先辈,材韵华章实践队于8月4日前往梁家河,四八烈士陵园,红街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梁家河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