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在常州金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行人寥寥无几,无人在意其中蕴藏的文化遗产。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金坛刻纸却依然令人心灵震撼,惊叹于它的精妙绝伦。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三下乡活动实践组,来到金坛刻纸保护中心,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到了金坛刻纸的历史由来以及未来发展。
根据保护中心讲解员的介绍:“金坛刻纸是民间剪纸的一个派系,是以纸张为材料、刻刀为主要工具的一种平面镂空造型艺术,明清时期即已流行,俗称纸花。在继承和进化中,金坛刻纸不断融入现代技巧和审美元素。如在方法上,由传统的硬板划刻改为蜡盘软刻;在工具和材料上,优化了刀具、纸张和纸质;在色彩处理上,由单色丰富为填彩、衬彩、叠层等综合手法;在画面构图上,既保持简约和简洁,又讲究丰富和繁茂;在幅式上,既有长达数十米的恢宏巨篇,又有盈尺方寸的精雅小件,其艺术作品丰富、灵活,细腻、精致。”
随后,小组采访当地居民,居民说:“金坛刻纸历史悠久,而且别具特色,它与其他的剪纸有很大的区别,此外,金坛刻纸还首倡叠层表现手法,利用宣纸半透的效果映衬人物体形线条,层次对比效果很好。传统剪纸因受到剪制工具的局限,作品只能是小幅,而金坛刻纸中大幅、巨幅者尽可以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自由选定。许多篇幅宏大的作品,以其大气势而令人击节赞赏。传统民间剪纸构图一般都比较简单,而金坛刻纸的构图既讲简洁,也讲究丰富和繁茂,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整体感和大气势,其丰富多彩的社会民生和风土人情跃然纸上。”
小组成员在保护中心了解到,金坛有着丰厚的非遗资源,底蕴深厚,凸显了这方水土的文化特色、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截止到2022年6月,金坛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5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金坛刻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5项。全区共有122名非遗传承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有4名,省级传承人有7名,市级传承人有43名,区级传承人有68名。金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普查申报为基础,以培训提高为抓手,以宣传展示为载体,以传承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全区非遗保护工作,深入挖掘金坛非遗艺术价值,创办活动,打响品牌,擦亮非遗的“金坛名片”。由此可知,金坛刻纸走向世界对于中国可以更好的向世界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此之外,刻纸大师杨兆群,金坛刻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在一次采访报告中说:“创作出十幅可以传世的作品是我的梦想。但我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走访全国一百位民间剪刻纸老艺人,把他们的作品及影像资料流传下去,我觉得这件事意义更重大。”“许多珍贵的剪刻纸作品总要有人去收集整理,否则以后大家就再也看不到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剪刻纸艺术留下珍贵的资料和历史记录。”因此,我们要注重金坛刻纸的传承,更要注重它的保护,到世界见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4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