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明成祖朱棣修建武当山道教宫观建筑的目的是鼓吹“天人合一”,暗示自己是真武神下界显圣治世,“君权神授”。因此,在建筑的总布局和功能安排方面要彰显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天人合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于6月18日来到十堰市博物馆“仙山琼阁武当山”展厅“人间”、“仙山”、“天国”单元,倾听道观的故事。
武当山风景兼中国各名山之特点,既有泰山之伟、华山之险,又有黄山之秀、雁荡之幽。其胜景素称72峰、36岩、24涧、11洞、10石、10池、9台、9泉、3潭等。到处奇峰高耸,险崖壁立;终年云雾缭绕,变幻莫测;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徐霞客称赞为“山峦清秀,风景幽奇”。
讲解员告诉队员们:武当道观建筑群以天柱峰为方向,从丹江口到天柱峰沿神道按“人间”、“仙山”、“天国”三大空间延展,各类宫观庵堂依神道为轴线按序列、等级顺神道展开,再现了一个从人间到天上的神奇世界。在时间和空间、物质和精神上,将虚幻的神灵和人间帝王统一起来。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研读武当山古建筑介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瑗 摄
走进“人间”
走进“人间”,队员们从图片中看见了古均州至玄岳门,那里地势平缓,三至五里置一组小建筑,如紫阳庵、申府庵、晋府庵、自然庵、瑞府庵,八至十里安排一组大型建筑,如净乐宫、兴隆宫、迎恩宫、修真观、会真观等。这一空间建筑是根据真武神显灵,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长大成人,“潜心念道,志契太虚”的故事进行布局。最典型的建筑是规模达12万平方米的净乐宫,用以比附净乐国。
来到“仙山”
到了“仙山”队员们看见了玄岳门到南岩的风景,那里山势起伏较大,地势复杂,有两条横贯东西的涧流。进山建玄岳门,将香客信士引向玄妙神奇的高山。遇真宫、玉虚宫、紫霄宫坐落于山谷4台地。磨针井、关帝庙、老君堂、仙关等小建筑顺势辟路,据峰设点,峰回路转处建庵筑堂。本空间根据太子修炼得道的神话故事布局,由山下到山腰,安排了象征太子修炼的三个境界的三组建筑群。
拜访“天国”
最后是“天国”,“天国”的名称来源于真武得道飞升受玉帝册封,坐镇天下,号令群真的神话故事。从山腰至山顶,建榔梅祠、七星树、朝天宫、会仙桥、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朝圣门、太和宫、金殿,构成真武坐镇天下之所。这一带地势陡峭,节奏较快,在空间上产生一种跳跃,在心理上转换成一种神灵的呼唤。这样的空间安排,不仅再现了天国和神的威力,而且隐喻了人间天子显圣治国的威严。
讲解员告诉队员们:根据实际功能, 武当道教建筑组群一般可分为神灵区、修炼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并且大的建筑组群,如遇真宫、紫霄宫、玉虚宫采取多轴线排列:中轴线为神灵区,建筑往往做得高大、雄伟,设龙虎殿、十方堂、大殿、配房、配殿、父母殿等。右边轴线为生活区,设斋堂、库房、神厨等。左边轴线为修炼区,设神堂、皇经堂、斋房等。每个区域都用宫墙围护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中轴线为神灵区以突出其主要地位。殿内空间宽大,装饰豪华,珍贵贡器,飘动帷幔,神像亲切和蔼,透着睿智和呼唤,充满了皈依的内聚力。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参观武当山模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瑗 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润一方文化。汉江之畔十堰这方水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每个历史时期的武当山都有深厚的文化沉积,滞留着文化见证物——古建筑。它们犹如一个个音符,演奏着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乐章。武当山这座巍峨的高山既耸立在了华夏文明的顶峰,又见证了数千年的文明演示,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灼灼光彩。武当山文化、武当山文明,源远流长……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十堰市博物馆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瑗 摄
此次博物馆参观,不仅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解十堰地区武当文化的途径,还有助于队员们对武当文化的传承。。队员们在探访“仙山琼阁武当山”展厅中,寻找动人的道教传说故事,深入了解武当山道家隐修生活和道教历史文化。开阔了眼界,深刻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古代人民在建造这些宫殿时运用的伟大智慧,使传统文化深深的根治在队员们的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