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饮冰室之客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20日电(通讯员 李强)为追忆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将这段英雄史诗、这份赤子情怀、这股团结精神铭记心中,传承好、发扬好湘江战役伟大精神,奋力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赓续精神血脉。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7日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实践团队跨过纪念馆的大门,一张宏伟的壁画展现在眼前。在工作人员耐心的介绍下,小组了解到1949年元旦前后,解放战争中的辽沈、准海、平津三大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结束。为了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粉碎美国和国民党划江分治的阴谋,党中央适时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并决定位安徽蚌埠孙家圩子成立渡江战役总前委,全面负责指挥渡江战役。1949年3月22日,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率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前方机关和三野司令部由徐州进驻到蚌埠市孙家圩子村。听着工作人员的娓娓道来,实践队员们仿佛重温了那个时代,看到了一位位革命先烈在这里商讨会议,互相争辩讨论,以整理出最好的行军路线和进攻方式,充分的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在内外势力共同的压迫下,临阵不乱的气魄,不惧生死、不畏险阻的珍贵品质,从始至终为了民族的和平稳定,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伟 摄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穿过悠长的廊道,廊道两侧挂满了英雄的人物介绍。我们怀着震惊、感叹、尊敬、敬佩,了解到了一位位英雄革命先辈,为祖国建设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这里有邓小平爷爷在50年代,和刘伯承陈毅等人指挥渡江战役,取得了成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地区,让国民党的力量再一次削弱,让人民摆脱了国民党的控制。这里还有张震爷爷。在担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时指挥渡江战役,攻占了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并向福建进军南下。在改革开放后,张震爷爷又担任南京军事基地的副院长,在长期的教育中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员。横过廊道,我们来到了纪念品展览室。古老的电报机、布满灰尘等打字机、望远镜等等。革命先烈们用落后的武器,打到了一名又一名的敌人。他们是祖国的一代功臣,一代元勋,我们应当永远纪念他们,以他们为榜样。当历史与现实交错,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不负他们与祖国的期望。

图为实践队员邀请当地居民填写“忆峥嵘岁月,续红色基因”的调查问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孟德杰 摄

在纪念馆外小组遇到了其他单位组织的党日活动,并对实践队介绍了,如邓小平爷爷等革命先烈在此地的风光伟绩。看到他们胸前的党徽,小组成员由衷的感到向往,想要向他们一样,能为祖国添砖加瓦,不负老前辈与祖国的期望,让祖国能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事后并与其进行了合影。接着实践队员们在纪念馆的周边邀请了其他社会人士填写了“忆峥嵘岁月,续红色血脉”的调查问卷。并向他们宣传红色革命的精神与内在。虽然革命先烈们已经远去,但我们都坚信,他们去往的地方,必是万千光芒的远方。宏伟宽阔的纪念馆,纪念着英雄的感人事迹,和平美好的年代,承载着先烈们当初的夙愿。这一切的美好,无一不是英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了胜利,多少战士壮烈牺牲。纵然前方极度危险,纵然前线死亡笼罩,他们毫不畏惧,也绝不退缩。

图为实践队员与组织单位进行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强摄

此次活动实践队员们通力合作,在工作人员的到领下,重温红色历史。我们学生能做的不仅是好好学习,我们还要告诉那些被世俗包围、对当今世界一无所知的庸人们宣传、警示,为中国富强而努力是所有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与这些有损国家的势力斗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通讯员 李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9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
地球只有一个,而资源也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好好的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不然以后是没有能够让我们后悔的时候的。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在这一次的活…
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水果切片手工课堂让留守儿童感受自然的美丽
大学生网报京山8月9日电(通讯员徐铭浛)为了增强京山市留守儿童们的文学艺术气息,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走进京山市罗店镇罗店村开展水果…
环境保护重中之重
我参加了社区环保志愿者活动。监督并制止乱扔垃圾,在墙壁上乱贴广告、胡写乱画等破坏环境卫生的现象发生。我还参加了社区开展的“家家自备购物袋,争当魅力环保员”的活动,宣传国家环保政…
大学生进行中学教学实践活动
7月8日早上安阳工学院小我融大我富强路有我实践小组在实验中学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从学校出发,中午到郑州实验中学,安顿好。下午与谢副校长见面,校长介绍上坪中学的主要情况,对我们的到来表示并一—认识我们…
环境保护从细微处开始
我们为什么要环保,这个问题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十分的清楚,这可以说是我们从小的时候就被教育的道理了,我们人类也是这个生态圈中的一环,可是随着我们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开,对这个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
现代化古城的发展之路
即墨古城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东关街。“即墨”因故城临近墨水河而得名,始载于《史记》和《战国策》等历史典籍中。《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述公元前370年即齐威王九年褒奖即墨大夫的辉煌业绩一事:吾使人…
支教赴乡村 教育燃青春
支教赴乡村教育燃青春2023年7月6日,我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乡村小学公益书院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中的一员,随着整个团队一起前往湖北省汉川市刘洲小学,开始了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旅程。正值炎热的七月,我们在前往…
走进基层志愿,弘扬雷锋精神
走进基层志愿,弘扬雷锋精神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品德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欣欣向荣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7月25日至8月3日在山东省潍坊市、聊城市、济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
非遗有潮范儿,榼子新一面儿
面食在北方人的三餐中几乎不可或缺。逢年过节,面团经过榼子的“加工”呈现出各种形态,在保证味道的同时,引起食客的兴趣。葛村榼子传承到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时俱进,在一位位…
五四精神在我心,我辈青年当自强
八月九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青岛市市南区五四广场,《青春》中说到:“吾愿吾亲爱之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这座广场,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