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师范大学赴菏泽支教实纪:时间在变,你们依旧值得疼爱

来源:大学生网报 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王冉

2017年8月10日,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菏泽大黄庄村扶贫支教实践团队抵达目的地——东明县焦元乡大黄庄村,这是他们第二次来到这里,开始了暑期三下乡的活动。



  变亦不变


  “经过一年的时间,再一次来到这里,与去年相比,有了不少变化。”队员曹泽龙同学这样说道,“去年暑假来的时候,村内的路还是土的,一下雨就会弄得鞋子上、裤子上满是泥渍;而今年我们再来,看见的是笔直的水泥石子路,平平坦坦,一挺向前。”当然,与去年相比,孩子们明显懂事了,懂得礼貌、懂得学习等等。


  不变的当属孩子们真挚的笑脸和村民们热情的款待,孩子们成群的奔跑在广阔无际的田野上,爽朗的笑声,随意地嬉闹都是这里最美妙的风景。曹泽龙同学还提到,令他感到心酸的是:孩子们变化不大的身高。按道理说,七岁到十一岁的孩子最是长得快,然而在这里,一年的时间孩子们的身高却没有什么变化,这无疑暴露了个别贫困地区食物种类有限、营养缺乏的事实,说来不得不让人心酸。



  “相隔千里,但你我不远”


  每当有新的小朋友加入到暑期教育实践队伍中来,都会问团队志愿者们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师,你们从哪里来哩?”无论小朋友是否懂得地点的真正意义所在,他们都明白老师们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这时候,他们总会用十分惊异的眼光看着志愿者们,那样澄澈的目光让你想要努力去了解他们的一切。


  于是,团员们总是耐心的对他们说:“宝贝们,虽然老师跟大家相隔千里,但是老师的心会一直与大家在一起。”



  还未开始,便问归期


  村里的小孩子,尤其是年龄小一些的,都是在村内的小学进行初期低年级的学习的,由于教师资源紧缺以及村落相对偏远,他们极少接触外来的事物。志愿者们的到来,会使他们异常开心和喜悦。


  大学生志愿者队伍都是年轻的志愿者们,拥有极强的专业知识,也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很容易与小朋友们打成一片,博得小朋友们的追捧和喜爱。因此他们总是会在支教活动刚一开始的时候就问:“老师,你们搁这住几天哩?你们啥时候再来哩?”


  暑假刚刚开始,小朋友们大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可爱的你们都值得被更多的人疼爱,预祝本次暑期实践圆满成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地理课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予爱黔行支教团队
7月13日,早上九点准时来到学校进行工作,每个同学都需要在校门口签到进校,然后确认家长安全送达,才能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下午两点,三到六年级地理课,我拿着地图走进教室,孩子们已经围了上来要看中国地图, …
历史课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予爱黔行支教团队
今天是7月9日。我的课程安排是上午第二节课的三到六年级的历史。这节课的纪律情况整体不错,但是还是有后排的男同学不安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走神的比较多。还有一方面就是我的课件问题,在来以前准备的课件 …
我的第一次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予爱黔行支教团队
今天的课上的较多。三个班每个班都上了一节课。上午第一节课是在三到六年级上的英语。今天教了他们最基础的26个字母中前九个字母以及音标中的元音部分。在上课时,我了解了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们的英语水平 …
我的日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予爱黔行支教团队
今天的课上的较多。三个班每个班都上了一节课。上午第一节课是在三到六年级上的英语。今天教了他们最基础的26个字母中前九个字母以及音标中的元音部分。在上课时,我了解了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们的英语水平 …
从三民主义到中华崛起
从三民主义到中华崛起8月18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了辛亥革命博物馆,顺着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体会那段岁月的斑驳。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平常却又极 …
落心村“坚守丽人”义务守护百年老宅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更因为一份情,守护一个家。近日,来自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11名大学生来到武隆县落心村探访老宅遗址,在当地人的介绍下了解到在这里有一个人用一生在守护“别人”的家,几十年如一日,不求回报。…
红色精神在当代
红色精神在当代为深入了解红色革命圣地武汉的红色革命文化,浙江大学赴武汉市红色传承社会实践小队于2017年8月19号前往武汉农讲所旧址和毛泽东同志旧居,通过参观展馆、观赏电影、采访当地居民等实践活动,了解红 …
浙江大学学子瞻仰施洋烈士陵园和纪念馆:追忆革命先烈
浙江大学学子瞻仰施洋烈士陵园和纪念馆:追忆革命先烈8月19日,浙江大学赴武汉社会实践校队参观了施洋烈士陵园和纪念馆,追忆先人,以前人为镜,找到自己的方向,让灵魂将在施洋烈士的先进事迹中得到洗涤与净化。 …
山东师范大学暑期赴菏泽支教:热情似火,意犹未尽
夕阳下,每一个人的影子都被拉到极长,纵横交错在一起,就像这一场相遇,匆匆,却不慌乱,有着独特的意义所在。…
走近大山深处的志愿队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予爱黔行支教团队
2017心予—爱黔行志愿支教服务队,是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一支大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公益性团体。我们以“真心给予,用爱‘黔’行”为主题,以“助力精准扶贫,教育关爱服务”为指导思想,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