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黄冈8月4日讯(通讯员 蒋治方 周权 金相宏)为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锋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贡献社会。7月21日,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医”路“童”行,“艾”护未来赴蕲春文化传承实践队在湖北蕲春张塝镇瓢铺村为期二十余日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式结束。本次“三下乡”实践过程中,围绕特色课程教育,墙绘,家访,实地调研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效果显著。
薪火相传,助力乡村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开展了“闪闪红星,勇敢小小兵”红色教育国防课程、“法律芝士大酱汤”普法课程、“非遗寻宝记”“心有千千结”文化传承课等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
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该特色课程旨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国家安全、军事防御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大学生志愿者潘洋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着眼于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将国防教育融入三下乡特色课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保卫家园的责任。课程内容涵盖了国家安全概念、军事装备知识、军事历史故事等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潘洋老师带领着小朋友们进行军姿站立等情景演练,两者结合增强了他们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和军事防御知识,小朋友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图为“闪闪红星,勇敢小小兵”课程,老师正在讲解国防知识。
为了提高小朋友对法律的认知和了解,志愿服务团特别设计了针对小学生的特色课程。大学生志愿者韩正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实用案例分析,从介绍法律的定义、法律的功能和法律的来源,帮助小朋友初步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小常识,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缫丝团扇是一项将缫丝和团扇制作技艺相结合的传统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引入缫丝团扇课程,小朋友们亲自体验了团扇制作的过程,并学习到传统工艺技艺的精髓。在课程中,大学生志愿者谢丹阳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缫丝和团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他们学习到了如何从丝茧中提取丝线,以及如何巧妙地将丝线缠绕在团扇骨架上,呈现出美丽的图案和纹样。通过这门课程,小朋友们不仅学习到传统工艺技艺的核心要素,还将了解到缫丝团扇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他们了解到团扇在中国文化中的应用和意义,以及丝绸的历史和发展,让小朋友们在快乐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老师,下一步该怎么编呀!”在志愿者赵汶梦老师的“心有千千结”的课堂上,总能听到小朋友们寻求帮助的声音。中国结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手工艺品,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祝福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赵汶梦老师先向小朋友们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结型的意义和用途,随后通过实操,带领小朋友们一同编制中国结,创造出独特的中国结作品,进一步加强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结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一笔一划,勾勒乡村
作为三下乡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墙绘活动在瓢铺小学顺利完成,在墙绘活动期间,四位实践队员作为主力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墙壁变成了绘画的画布,通过精心设计和细致描绘,将生动的形象和鲜艳的色彩带给了孩子们。
墙绘内容包括:根据学校校训“学养俱佳,知耻厚重”,设计出“学,礼,孝,友”为主题的文化墙绘;根据新时代路上,红军将士们的信仰之光,信念之火,信心之歌,设计出的红色文化墙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莲花墙绘。团队成员将墙绘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立足发展,积极发挥青年学子的力量,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图为团队成员正细心绘制墙绘。
亲情家访,情暖乡村
为进一步了解、关心和帮助乡村学生,实践队全体成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开展了一系列家访活动,此次家访活动旨在通过与学生及家长近距离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为后续实践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在家访过程中,实践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当地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学习资源匮乏、家庭条件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支教团队利用自身优势,在夏令营过程中开展课业辅导,帮助小朋友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并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关注教育、重视教育,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共同为小朋友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图为家访时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细致交流画面。
此外,实践队与当地学校教师、瓢铺村村委一同深入乡村,逐户进行防溺水宣传教育,向学生和家长传达防溺水的重要性以及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支教团队与学生和家长分享了一些关于溺水事故的真实案例,提醒他们警惕水域的危险性。同时向他们介绍了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如不随意游泳、不趁人不备下水、不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接近水域等。同时,实践团队还向家长们提供了应急救援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救助措施。通过本次家访,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当地学生家庭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与小朋友们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家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受访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促进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参与,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当地学生的的学习动力和学校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脚踏实地,深入乡村
本次实践地蕲春,被称为“中国艾都”,以盛产蕲艾闻名,其蕲艾种植面积超过22万亩,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蕲春艾灸疗法”在蕲春地区流传400余年,具有祛寒除湿、通经活络的保健功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加强蕲艾文化的传承和挖掘,实践队在医圣李时珍故里蕲春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蕲春作为湖北省的一个重要中医药文化区域,历史上有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传统。调研团队走访了当地中医药机构——城南医院国医堂,采访韩善明医生。韩善明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现为国医堂中医针灸主任医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艾灸项目(蕲春艾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李时珍《本草纲目》灸法研究专家等,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能创造地运用针灸,推拿、小针刀、中草药等传统医疗方法进行治疗。他认为,在运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应注重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以人为本等核心观念,充分理解古人的理论成果并结合现代医学将其发扬光大。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韩善明医生对于蕲艾在传统中医药文化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在了解了蕲艾在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作用后,队员们来到艾草博物馆对蕲春的艾草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展览馆内展示了艾草的生长过程、采摘和加工方法等,通过展示真实的艾草植株和工具,简洁直观地表现出艾草的特点和用途。此外,还有一些艾草制品的展示,如艾灸器具、艾草纺织品等,使队员对艾草的应用范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专业和热情的博物馆解说员详细介绍了艾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大家对艾草在中医药和民俗文化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解说员还耐心解答队员关于艾草知识方面的疑问,并分享了一些蕲艾养生知识。实践队通过采访和参观,知晓了蕲艾在中医和民间草药疗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应用和发展,队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以后会多多宣传蕲艾的独特之处,从自身做起,推动蕲艾文化以及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医”路“童”行,“艾”护未来赴蕲春文化传承实践队以爱心和责任为引领,用知识填充了当地学生的暑期时光。通过支教、墙绘、家访、蕲艾及中医药文化调研等多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当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也传播了蕲艾文化和传统中医药养生理念。这次支教之旅不仅关爱了孩子们,也为当地村庄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愿这份热爱和奉献精神持续传承下去,为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0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