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旅促共富:浙大城市学院80名师生调研文旅行业现状

来源: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 作者:文旅促共富

为聚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将数字文旅特色打造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近期,浙大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陈思言与伙伴们一同参加了“文旅促共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文化治理、旅游产业等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发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文旅行业的现状,锻炼了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陈思言是浙江省首家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的学生。从2022年成立开始,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就利用暑假选派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假期,该校又选派了陈思言等80名师生组成了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文旅促共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分成9个组,走进安吉余村、建德之江村、临安湍口村、京杭大运河沿线等地,探寻“两山理论”指导下美丽浙江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新成果。

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修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期间,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及特长,深度挖掘村落红色文化、帮助乡村度假酒店进行营销策划、调研亚运会主题场馆开发利用情况、探索大运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们在聆听讲解、实地参观、亲身体验、访谈交流、观看纪录片等过程中,深入了解文旅行业发展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探索“文旅促共富”的可行路径。

在建德之江村实践期间,陈思言和团队成员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学习并了解之江村的发展,从更专业的视角为之江村的未来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怎样把千万工程做深做实形成重要案例” “如何更好地发挥乡村体育赛事的巨大活力”“怎样在打造景区化村落的背景中增强活动体验感”“如何深入挖掘村落的重要遗产形成旅游的重要亮点”,这些问题成为了实践团队的思考重点。“烟波浩渺,满天星斗,这是一个静谧美好的村子,有着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实践的几天我亲身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淳朴热情和乡村发展的无限生机。”陈思言表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希望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用专业知识为文旅促共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陈思言一样,张延琰和同学们走进安吉余村,了解到了余村的人文历史、地理风土和余村的建设史及发展史。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实践团队通过参观新型多色水稻、体验余村数字化改革、观看余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纪录片,切身感受到余村人民牢记嘱托,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实践成果。

此外,戴子淇、林梦尔、王耀倩等同学与他们的同学们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临安湍口村、亚运会乒乓球场馆等地分别开展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度假酒店助力乡村振兴调研、亚运会赛后场馆利用调研,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管盛夏酷暑难耐,同学们依旧顶着烈日热浪,耐心细致地记录和捕捉每个细节,努力思考、讨论和分析着调研所得数据,展现了青年学子的青春热情。

对于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王汪诚表示:“服务社会发展,关键在人才。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旨在培养适应文旅融合、具备创新思维、国际视野、数字素养和人文情怀“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旅游人才,让学生掌握服务社会发展的知识能力、方式方法,具备在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素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有必要的方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围绕如何深挖浙江省文化内涵、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丰富全域旅游业态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未来创新创业项目,从文旅专业的视角,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浙江提供文旅方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山东建筑大学“反诈之星”社会实践团到薛庄村开展志愿服务
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诈骗行为,增强居民反诈意识,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7日,山东建筑大学“反诈之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薛庄,进行反诈爱国宣传,为反诈爱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宣传中,志愿者…
淮师学子教育帮扶:夏暖童心,徽梦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为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夏暖…
小小讲法家——“情系涪陵,与爱同行”实践团
2023年7月18日上午10点钟,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组成的“情系涪陵,与爱同行”实践团前往重庆市涪陵区青年图书馆进行主题为“普法宣传”的三下乡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青少年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其分…
以微微萤火,点亮孩童成长“心灯”
中国青年网扬州8月8日电(通讯员刘悦琳)在二十大精神遍地开花的现在,“奉献”成为时代主旋律,“进步”是时代的最强音,“互助”成为时代新潮流。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看护难”的…
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赴洛阳方志馆参观学习
7月22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星燧陇海,回眸二七”星火实践团成员周诗宇、陈立扬和赵露露前往洛阳方志馆参观学习。探寻洛阳历史,回溯过往繁华。上午九时,实践团在周诗宇带领下入馆参观,展厅基本陈列分…
接力奉献聚萤火,志愿服务照丹心
中国青年网扬州8月10日电(通讯员刘悦琳)为丰富社区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解决暑期孩子“看护难”的问题,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
反诈之星实践团志愿服务
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有效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提高辖区居民对各类诈骗方式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缅怀烈士功绩,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主义…
音乐之中学物理 童声合唱起共鸣
为充实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培养孩子们在生活中乐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对科学和音乐的兴趣,7月8日至7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队员们为“希望家园”暑期班特别设计了“音乐·…
“追寻科学家足迹”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队三下乡实践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
安徽学子三下乡: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安徽学子三下乡: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