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运河之声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千里展清波,文化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运河路,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以扬州运河为主题,展示了扬州运河的历史、文化、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历史。扬州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它连接了黄河和长江,横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浙江五个省份,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和交通的重要枢纽。

进馆之后,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展厅——“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全馆最大的一个展厅,它全景展示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水利工程、漕运发展、两岸民生、大运河文化带,对大运河做了全方位的回顾和展望。

第二展厅名为“运河上的舟楫”,主体是一艘仿制的古代沙船,四周墙壁是环形屏幕,地面也是屏幕。我们从船尾进入船舱,再走到船头,屏幕上缓缓浮现出古代运河两岸的市井生活,有码头、有店铺、有街巷,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两岸垂柳依依、街肆热闹。地面即是水面、浪花翻滚,水面倒映着两岸的景物,两岸的街景不断向后倒退,站在船头,仿佛置身于清代的扬州城中,感受那是的四季更迭。

我们随着人流,又进入第三展厅——“大运河街肆印象”,它是一条融入VR科技的仿古街,街心是一条明渠,小桥流水的街巷,一间间小店分散在街道两旁,店前挂上了喜气洋洋的红灯笼,有酒肆、有茶馆、有衣坊、有杂货铺,我们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店面之间,热闹非凡。最吸引人的是古街顶部的“天空”,通过VR技术模拟了一天时光的流逝,从太阳升起到日过中天,最后暮色降临。我们站在古街上,仰头望着天幕,惊叹欢呼,久久不肯离去。

参观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后,我对扬州运河有了更深的认识——扬州运河是中国古代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在参观博物馆藏品的同时,我也知道了这支流经中国南北,中国古今的河流,比起古代的万里长城,反而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千古流芳的文明离不开这条运河的存在。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大运河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淹没的河道到真实可见的新水道景观,从水质破坏到水质恢复,从河床淤积到河床护坡,从水量枯竭到水量恢复……大运河的每一步演变都印证着人类不断改善环境的善意。

扬州运河它不仅仅是江南的景色,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它在历史的发展与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扬州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之一,自然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是一个展示这些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关于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的展品。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大型地图,

上面清晰地标注了大运河的全线路线和各个节点。这幅地图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运河的规模和重要性。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关于大运河的文化遗产,比如各种船只、船具、船模等等。这些展品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我知道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以及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VR互动让我走进大运河,亲近大运河,感受到中国文化遗产就在身边。总的来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大运河的魅力和重要性。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感兴趣,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博物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4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追寻束老足迹,厚植爱农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
山东建筑大学“反诈之星”社会实践团到井字村开展志愿服务
为有效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分辨能力,8月5日,山东建筑大学“反诈之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到张夏街道开展反诈科普宣讲活动,为全面反诈贡…
以微微萤火之光,点亮孩童成长“心灯”
中国青年网扬州8月8日电(通讯员刘悦琳)在二十大精神遍地开花的现在,“奉献”成为时代主旋律,“进步”是时代的最强音,“互助”成为时代新潮流。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看护难”的…
“井冈瞭望”宣讲团成员 王睿佳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作为“井冈瞭望”志愿宣讲团的一员,在山东省济宁市,我有幸向当地学生进行了井冈山精神宣讲活动,深受启发和感动。井冈山位于江西省,是中国…
先辈炬火,引我前行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这个暑假,我有幸加入了“井冈瞭望”社会实践队,开展关于井冈山精神的…
山东建筑大学“反诈之星”社会实践团到薛庄村开展志愿服务
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诈骗行为,增强居民反诈意识,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7日,山东建筑大学“反诈之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薛庄,进行反诈爱国宣传,为反诈爱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宣传中,志愿者…
淮师学子教育帮扶:夏暖童心,徽梦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为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夏暖…
小小讲法家——“情系涪陵,与爱同行”实践团
2023年7月18日上午10点钟,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组成的“情系涪陵,与爱同行”实践团前往重庆市涪陵区青年图书馆进行主题为“普法宣传”的三下乡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青少年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其分…
以微微萤火,点亮孩童成长“心灯”
中国青年网扬州8月8日电(通讯员刘悦琳)在二十大精神遍地开花的现在,“奉献”成为时代主旋律,“进步”是时代的最强音,“互助”成为时代新潮流。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看护难”的…
文旅促共富:浙大城市学院80名师生调研文旅行业现状
为聚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将数字文旅特色打造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近期,浙大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陈思言与伙伴们一同参加了“文旅促共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文化治理、旅游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