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8月10日电(通讯员 石业玲)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国家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百年党史的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扛起时代复兴的重任,展现广大青年学子参与实践活动的青春风采,引导更多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助力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今年暑期 ,会计与金融学院延路人队积极响应大学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毅然投身到 “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去,延路人队员们选定青州这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探究青州特色文化,传承青州优秀文化。
7月8日上午,延路人社会实践队前往青州古城,古城的街道是青州古城的一个标志性景点,它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清代古街道。古城街道上有着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砖雕、木雕、石雕等。这些建筑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队员们漫步在古城之中,观看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体会古典建筑之美。青州古城还有一绝就是非遗表演,这里有80余种非遗表演,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抖空竹。从阜财门进入古城,一眼便看到有人在表演“抖空竹”。空竹一般为木质或竹质,因中空而得名,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的响声的玩具。“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只见表演者双手各拿一根系着细线的小竹棍,一手提一手送,长龙便轻松地舞动起来。见大家看得起兴,表演者热情招呼我们,鼓励大家体验一把。看起来好像不难,延路人队员就尝试了一下。表演者拿来两个最简单的单轴空竹,手把手教怎么提竿怎么用力。实践表明,看着简单做起来难,想玩出点花样来,还真不是几天功夫就能练成的。
7月8日下午,延路人队来到青州古城偶园历史文化区偶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伍参观了偶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奇石:福、寿、康、宁,四石玲珑剔透,意趣天成,清净不染。随后,通过文创店主冯春荣的讲解,使队员们对文创上的内容含义与偶园内的故事和传说有了一定的了解。冯春荣作为偶园文创产品的创作者,她的毕生所求就是将青州这悠久的历史文化符号挖掘出来,变成有温度的文创作品。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偶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业玲 拍摄
7月9日,延路人社会实践队前往范公亭公园进行参观,探索范公亭内蕴含的独特魅力。范公亭大门两旁是由灰色琉璃瓦拼成的石柱,高大粗壮,就像两个卫兵一样守卫着大门。石柱下面是用大理石合成的石阶,走上去,犹如步入云梯。石阶尽头,是用大小不-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路的两旁栽着各种花花草草,一阵微风吹过,就像无数个小精灵在向人们眨眼,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扑面而来令人陶醉。走到三贤祠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延路人队员们便跑去亭子下躲雨,雨中的别有一番风味,湖面上萦绕着白雾,宛如仙境,湖上戏水的鸭子,有一两只游到岸上来。
7月10日上午,队伍抵达青州市博物馆。走进展馆,成员们开启线上直播模式,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云”游青州市博物馆。成员们有序讲解,为观众答疑解惑,宣传众多国宝文物的风采。《信美东方第一州》展厅通过大量图片、文字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向游客充分展现展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在这期间,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的青州历史,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调研,初步掌握人们对青州历史文化的了解与看法,为后续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感受高科技产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业玲 拍摄
7月11日,队伍来到青州宋城,也是十分有特色的建筑。延路人队员们在这里发放调查问卷,知晓了当地居民对非遗的了解状况。
7月12日,延路人队来到在井塘古村这个古居民建筑群。“周迅版的红高粱大部分都是在这拍的,还有好莱坞大片,我以前就住在那上面,后来搬迁搬出来了。”在去古村的路上,出租车司机杨师傅非常自豪地说。这也引起了我跟同伴极大的兴趣。走到景区入口处,踏着脚下湿滑的石板路,穿过爬满绿藤的长廊,约百米左右就到了名副其实的井塘古村 。映入眼帘的就是杨师傅给我们讲的影视版红高粱曾在此拍摄过的经典照片。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照片 青年网通讯员 石业玲 拍摄
村里老人居多,并摆摊卖着手艺品。沿着青石路向上走,延路人队员们看到一位老人正在雕根雕,经过交流,延路人队员们得知老爷爷已经86岁高龄,在60多年前就住在这井塘古村里,在此处从事根雕行业已经有十五六年。别看老爷爷86岁高龄,手底下确实十分麻利,平均每天就可以雕一根独具特色的根雕作品,延路人队员们不禁对老爷爷心生敬佩。在吴家大院,进去之后当地的居民热情招呼我们,邀请我们体验一下“夯土”,十四五根绳中间连接着一个很粗的树桩,延路人队员跟着当地的四五个人手拉着彩绳,然后领头人唱着自编的劳动号子,有领有和,顿挫分明,延路人队员们随着号子的高低,一同将木桩抬起又放下。当地的小孩儿也耳濡目染的听到号子跟着一起吆和,简单新奇的体验,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村民们的质朴好客。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打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业玲 拍摄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开拓视野,增长阅历,减少学生对不同地域间的文化的隔阂。利用业余时间进入社会进行社会接触,提高个人能力,引发创作灵感。启发与鼓励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继承和弘扬家乡文化,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不断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使中华优秀文化深深植入人们心中。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素质文化水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成长成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