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华大、群峰社区,科普气象防灾知识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张滢滢

台风“杜苏芮”过境之后,为帮助社区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气象灾害、学习更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我所在的福建师范大学“乡村闪耀、理论照亮”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志愿队与华大、群峰社区取得联系,先后进入两个社区进行科普宣传。

在进行正式的科普宣传之前,大家分工合作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制作PPT和试讲的过程中,因为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也对气象防灾减灾有了更为深入、更为系统的理解,因此我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气象灾害的可怖之处及其进行防范的深度必要性。

在华大社区,我跟随团队进入社区的子女暑托班进行宣讲,生动的科普动画立即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随后的气象灾害的分类、台风级别和预警信号、暴雨天气的征兆与防范等相关的气象学内容,引导小朋友们掌握不少气象防灾小知识。在PPT的讲解过程中,我发现小朋友们的的目光殷切,互动积极,甚至还提出了不少疑问,这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进社区进行科普的必要性,相信这些防灾减灾小知识一定能让这些小朋友们在未来面对气象灾害时多一分明晰,为他们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随后我与团队分组分工,分别进行宣传单的发放和模具的讲解。我注意到小朋友们在接过宣传单之后立刻就观摩阅读了起来,甚至有小朋友向我表示要带回去给家里人也读读看。这种种让我不禁觉得自己的科普是有巨大价值的,我由衷地希望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的知识能够在以后他们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希望这些防灾小知识能为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重视。

发完传单之后我也加入模具讲解小组帮忙,小朋友们一个个都围了过来,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讲解的成员和她手上的模具。随着专业地理知识的科普,我发现不少小朋友对气象知识原理展示了深厚的兴趣,我想,说不准这些小朋友里在未来也有人会去学习地科专业,也会像我们这样去宣传气象灾害防范知识呢。

在群峰社区,我也同样跟随团队进入社区暑期乐园活动营、复兴少年宫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不过不同的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宣传方式,根据不同社区的的地理环境和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讲解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同样播放了精彩的动画片作为开场之后我跟随团队讲解气象防灾小知识。群峰社区的小朋友们数量更多,但是他们同样对气象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讲解过程中都安静聆听,积极互动。在讲到台风的危害时,有不少小朋友反映了这次“杜苏芮”给自己家庭或者社区带来的危害,甚至有小朋友伤心地表示奶奶家的农作物遭到了几户毁灭性的破坏。这让我更加深入地明白了气象灾害的危害程度之大,破坏力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大自然发威之时的力量无疑是不可估量的,但好在人类总能凭借智慧与力量去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甚至运用和改造自然。气象灾害的精准预报和政府的动员准备工作,以及灾后的快速重建,我想,气象灾害固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沉着应对,掌握相应的防灾知识,那么我们也有能力去面对它、战胜它。

离开的时候和小朋友们进行了合照,有几个小朋友还依依不舍地摸了摸我们的模具。这次的志愿宣传之行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增长了我的社会见识,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小朋友们进行有用的科普让我快乐、自豪,我暗自决定,只要有机会,我在未来也将继续进行这样的活动,帮助更多的人。

通讯员:张滢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0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三下乡进行时:砥砺法治路,领航民心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大会指出,加快法…
塔大学子三下乡:宣讲红色故事,赓续红色精神
红色故事蕴含的是真善美,传播的是正能量。7月10日上午,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2023三下乡”社会实践“助推七彩梦想,礼赞胡杨精神”团队开展了红色故事分享会。宣讲红色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
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博爱托童梦,‘FUN’心护远航”活动圆满开展
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帮助他们了解健康知识,7月27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博爱相随,风暖街巷”暑期实践团队来到南京市鼓楼区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展开了面向社区小学生们的“博爱托童梦…
爱同为感动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济南大学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火热进行中。我想自己不是因为一时的好奇和冲动而参加这次义务支教的!听过很多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故事,我常常被他们感动。他们为…
湖北学子三下乡:一样的蓝天下,我们都一样
今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日子早已远去,回顾起来,至今任历历在目,感触良深。在这次实践中我们不断经受锻炼,在短短的十二天里,其活动内容之丰富,场面之感人,百姓之热情,都让我们青年志愿者难以忘怀。这…
前方皓月明明,用爱支教前行
中国大学生网报8月10日京山电(通讯员刘宁一)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乡村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于7月3日正式抵达京山地区乡镇小学,在此开展了语文、数学、…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扬英烈无畏精神 踏寻红色进行时
为激发广大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与担当,汇“侯”研商——淬炼·国际商学院青年益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7日以“赋能使命担当,传播红色使命”为主题,在晋中市太谷区侯城乡马定夫红色教育基…
材料学院“宁芽织旅”实践团成功开展暑期夏令营支教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振兴,传承传统文化,关注乡村儿童健康成长,武汉纺织大学材料学院“宁芽织旅”实践团来到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谢埠小学,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暑期支…
十堰学子三下乡:用知识敲响生命之鼓,我们都来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
访世遗湿地,寻麋鹿之乡
中国青年网镇江6月28日电(通讯员乔婧怡)2023年6月20日—6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寻共木之道,沃自然之木”实践团队——“保护大美湿地,尽享诗和远方”盐城站的成员们,于盐城市博物馆、盐渎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