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国家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总体部署,用实践探索致富之路,8月7日至8月9,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于日,走访调研了三明市建宁县里心镇的大南村、双溪村、上黎村、岩上村等多个特色村,探索该省级乡村振兴特色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的先进经验。
走进农村,点燃振兴梦
实践队走访大南村,与村委座谈并到村民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当地农户最主要经济来源是水稻制种,主要耕作制度有双季稻或“烟稻轮作”,实现了以烟促稻、以烟稳粮、协同发展、共同受益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上黎村作为与江西接壤的入闽第一村,物产丰富,除制种产业外,还有莲子、甲鱼、黄花梨、黄桃等各类农产品,实践队访谈了上黎村村民,参观了上黎村村史馆,充分了解了该村在充分学习新时期党的指导方针基础上,注重乡俗乡规文化的传承,创建和谐民主村庄的发展模式,促进队员树立不忘过往,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而岩上村以省级传统村落、村域生态格局为基底,依托村庄山林、古村驿道、民居古厝、稻田优势,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产业。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岩上村村民交流
优化产业,筑牢振兴底
特色产业的培育,是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双溪村是建宁县黄桃主产区,每年7至8月的短短二十几天内,有数百万斤黄桃上市销售。为此,在县政府助力和双溪村村委努力下,近几年建设有“建宁公主电商有限公司”黄桃供应站联系邮政物流直接入驻,设立有黄桃直播电商平台。实践队实地参观和动手体验了电商物流对乡村产业的助力,了解到黄桃果期短、易受天气影响、尾货滞销等问题,并探讨了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开展黄桃加工、加强品牌宣传等解决方案。
产业融合文旅是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运作方式。 “国家级生态农场”—建宁县明一国际天籁观光牧场,以建宁县“林深水美人长寿”的生态资源为依托,发挥高山地貌优势,因地制宜,结合观光牧场互动体验,建设万亩高山生态观光牧场,集大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田园生态居住于一体,实现从奶牛高山养殖到观光旅游、文旅康养及牧场体验的链条式发展。实践队认为该模式的发展,将为后续建宁引入类似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可能,当然,也将为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协调提供充足的经验。
图为实践队参观明一牧场奶牛生产车间
三线并进,探索振兴路
实践队与大南村、上黎村、岩上村、双溪村各村书记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不同村庄发展情况与发展困境。除岩上村其余村庄都以制种产业为基础,农业生产创收效益高;但是,也都面临着乡村劳动力不足,二三产业发展迟滞、整体创收水平不高的困境。
图为实践队与村干部交流
抱着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实践队与里心镇的人大主席、村建站站长、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国土所干部展开展座谈会,探讨了该镇作为农业镇,建设发展空间不足,产业进驻受困等情况,进一步分析总结了里心镇乡村振兴道路的发展方向,一是加强农业与科技协同发展,坚持保障制种产业,保护耕地资源,拓展果、林、牧产品生产,逐步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强化农产品与现代物流的合作,推动电商入村,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加强生态县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实现生态宜居,给产业发展注“新能”。(文:黄宇煊、杨道军、谢晨翔
图:吴晶晶 黄宇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1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