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革命先烈伟绩,重温红色革命历史,充分领悟沂蒙精神的精髓,8月8日,我来到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沿着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重走沂蒙革命道路,切身体会历史沧桑,接受文化洗礼,强化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
来到这里,第一站,我先去到了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亲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一面泛黄的党旗,一盏油灯,一部电话机,一张张照片……斑驳岁月的痕迹,亦记载了那段烽火岁月。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仿佛穿过历史的年轮,跨越山川河流,置身于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在这里仿佛看到了王敬斋、鞠百实等人成立沂蒙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时的骄傲;仿佛看到了在武装暴动中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革命斗志;仿佛看到了为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方针和政策,共产党人创立《大众日报》时的决心。在这一片红色沃土上,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离开纪念馆,我来到抗日烈士陵园来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烈士陵园的正前方耸立着一座纪念碑,碑高6米,正面篆刻着“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碑的左侧面是251字的碑文,碑的后面与右侧面是261位烈士的英名。我庄严肃立站在纪念碑下,向烈士表达崇高敬仰之情,也警醒自身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最后一站,我去到了革命根据地广场。广场上高高耸立的雕像与周围旧时军队的装备将我带入到那个战火四起的年代。坦克飞机上的清晰可见的弹坑裂痕映衬着战争的残酷与激烈。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战胜利的保障,广场上人物石像栩栩如生地反映和记录了当时根据地人民支持抗战的场景,推车的、挑担的、磨面的、织布的,“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展现出军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群众支持抗战伟大力量。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人民群众力量永垂不朽。
青年心向党,寻忆筑新程。参观完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我更为深入地了解沂蒙老区革命故事,体会革命年代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战精神,切身感受党的精神和奋斗历程。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将以沂蒙精神为引领,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将初心付诸实践,用行动诠释青春,做沂蒙精神的模范践行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2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