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博物馆:远古人类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LAO

十堰,是远古人类繁衍和活动的重要舞台。考古资料表明,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发现了郧县人、郧县梅铺人、郧西白龙洞人、郧西黄龙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及遗迹,人类进化旅程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这些不同时期的远古人类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人类进化链,不仅为中国远古人类的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例证,也为全人类演化模式的探讨打开了新的视角。6月18日和6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十堰市博物馆和郧阳博物馆,探索远古人类的奥秘。

实践队员到达十堰市博物馆的“远古人类家园”展厅。十堰发现的郧县人、郧县梅铺人、郧西白龙洞人和郧西黄龙洞人,以及多处属晚期智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构成了一个不间断的古人类进化链。这不仅表明十堰是远古人类进化的重要时空长廊,而且对中国现代人由中国古代猿人进化而来的观点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同时对中国现代人源于非洲的“非洲起源说”提出反证,也对探索全人类的进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实践队员到达郧阳博物馆。“郧县人”是湖北郧阳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1989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文物工作者在学堂梁子调查时发现了一具头骨化石,将之命名为“郧县人”1号;次年,在学堂梁子遗址的第一次正式发掘中又出土了“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并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器遗存,分布范围190万平方米。2022年5月18日,“郧县人”3号被发现。“郧县人”3号是2022年度我国乃至国际学术界的一项重大考古新发现。

高星解释,首先,“郧县人”3号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之一,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的解剖学特征。30多年前发掘出土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已挤压变形,而“郧县人”3号头骨保存得更加完好,直立人形态特点更加明确。其次,3号头骨是用现代科技考古手段发掘出来的,所以相比前两具头骨,它得到的地层学、埋藏学、年代学信息,以及其他遗物遗迹之间的共生关系非常清楚。最后,3号头骨的发掘面积更大,截至目前是200平方米。对考古来说,大面积整体揭露,可以揭示更多的遗物、遗迹现象,得到关于人类生存演化的更多信息。

我们是谁?我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总有一天科学可以拨开人类的奥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6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遵义红·志愿情:传承红色基因,共筑义工之城

导语:2024年7月22日,河海大学遵义红迹遵义实践团有幸参与了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一是深入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探访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二是加入遵义市义工联合会,亲身体验“坚持红色传…… 河海红迹 河海大学机电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探索农业旅游的潜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自然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亓家滩村地处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同时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欠缺等问…
点燃萤火,传递知识的光芒
大学生网报南通8月10日电(通讯员韩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火之行,灼华凤城“暑期社会志愿支教活动的志愿者老师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收获…
城市公共艺术振兴之路怎么走?
2023年8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城市“数智”公共艺术团队王若辰,周玥琳和丁莹以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为目标,来到河南省新乡市人民公园对当地公共艺术进行挖掘,对城市公共艺术的不足与未来有了进一步思考。…
中药材绽放“致富花”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西峡县猕猴桃试验站调研队前往河南省西峡县寨根乡,坚持以党的二十大为指引,结合学院特色,利用专业所学知识,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
大学生实践队,我们在行动
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是一种用剪刀在纸上剪出来的图案艺术。在社会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剪纸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并从中得到了许多的感悟。首先,剪纸文化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剪纸源于…
情寄留守儿童,心系空巢老人
为了给予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更多的温暖,帮助他们弥补心灵情感上的缺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情系涪陵,与爱同行”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于7月18日前往涪陵区易家坝广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空…
南丁格尔养老照护志愿服务徐州分队:上门入户老年群体,“医”路同行,不忘初心
7月21日上午,南丁格尔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走入社区,为老年群体测量血压、血糖,并且协助其完成了口腔健康的相关调查问卷。尊敬老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身…
汽车模型博物馆: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随着三线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批新兴城市孕育而生,十堰就在这浩浩荡荡的…
华农学子暑期社会实践—— 走进家乡母亲河,助力碧水保卫战(河南站)
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生态环保课”,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学生组建了“绿色长征”暑期社会志愿服务实践队伍。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平陌镇附近水库及小公园进行水质测试和水质环保宣传的…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探忆峥嵘岁月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探忆峥嵘岁月在全国上下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为响应国家百年党史学习的号召,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红色革命精神,2023年7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