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下三乡:振兴乡村,创造美好未来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类 作者:侯青杉

7月2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护诗画,同筑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踏入魏家庄,旨在调研和了解乡村居民生活,并为乡村振兴提出建议。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提升活动,旨在发挥知识分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到魏家庄,队员们与村长组织了“关于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发展”会议,与当地村民和村委干部友好交流和探讨,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问题。通过集思广益,队员们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决定即将试行实施。

会议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困难户已经实现脱贫,居民们已经迈入小康生活。每个家庭都已经实现了供电和供水,大部分的居民屋舍都得到了重建和装修,我们拜访了一些居民,发现他们的家中都是新装修的房子,新换的家具和彩电。这证明近年来,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乡村振兴计划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然而,居民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仍然没有停止,而村子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村民的农作物大多散卖,价格低廉。如果不能及时售卖剩余的农作物,粮食就会腐烂,给村民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这两个原因,村民投入的劳动收益不对等,导致农业方面的收入过低。

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和村委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得出了两个解决方案。首先,解决无法卖出过剩农作物的问题,我们需要解决市场问题。双方一致认为,如果将所有村民的过剩农作物聚集起来,与城里的商场建立供货渠道,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商场作为一个稳定的销售对象,每天的需求量很大,这将保证村民的收入稳定,并尽可能多地销售农作物。

对于农作物的低收入问题,我们提出了分类分价的办法。通过对优劣农作物进行区分和定价,避免因劣质农作物存在而拉低价格。同时,我们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发现,村里的不少农作物质量不错,可以进行宣传包装,打造自己的品牌。

会议结束后,队员们跟随村干部访问了一些村民家庭。他们的家焕然一新,乡村振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询问村民们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发现大部分村民对此有所了解。我们通过讲解和补充,让他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收获颇丰。面对现实问题,他们逐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不仅队员们实现了自我价值,村民们也有所收获。然而,我们的实践并不会止步于此,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前往更多的村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相信,只有当知识与行动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为乡村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8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乡”遇电台,红色信念与担当
“乡”遇电台,红色理想与担当(通讯员余蓉)2023年7月8日,“从‘心’出发·助力乡村振兴”巫山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团队、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乡”遇砺初心共筑担使命理论普及宣讲团在巫山安静村开展2023年暑期“…
首夏犹清和,芳草未停歇
7月27日是满天星实践队在阳新县梁公铺完全小学开展支教活动的第九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支教队员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开始了新的充满活力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是文化课。由于地处偏远,教学资源不足,这…
迁建社区,从“小家”到“大家”
为探索黄河滩区迁建后社区经验与民生状况,7月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社会实践团来到淄博市高青县常盛村发放调查问卷,充分了解民生现状,走进一线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7月5日下午我们来到社区…
服装学院“星薪接力,丹心筑梦”暑期“三下乡”活动之“纸以浆心,共绘美好”
7月30日,服装学院“星薪接力,丹心筑梦”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江安县总工会暑期爱心托幼班开展了纸浆绘画活动。活动以“纸以浆心,共绘美好”为主题,通过创意纸浆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用新…
从心开始关爱留守儿童
为切实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支教队员对部分学生展开了家访活动。在家访的过程中,支教队员了解到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有的寄居在亲戚家,有的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的父母分布…
甘肃学子三下乡:建设团结和谐的美好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讯者罗纯)为了体会乡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了解民族团结文化建设。7月11日,西北民族大学赴新疆“文铸火州”红色文化宣讲实践团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新城…
三下乡“携手伴春风 同心抗结核”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展预防肺结核知识宣讲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携手伴春风,同心抗结核”暑期社会实践团新闻稿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开拓视野,提升才干,在实践中贡献爱心,在活动中激发成长,近日,陕西理工大学教育…
齐鲁样板闯新路,滩区旧貌换新颜
为探索黄河滩区迁建后社区经验与民生状况,提升对滩区迁建区的认识。2023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社会实践团来到东营市,对当地较为有特色的社区与村庄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旨在深入调研,…
西外三下乡//实践日记:让我们一同成长
两年前我第一次听到学哥学姐们分享他们的支教故事的时候,我还不理解他们口中所讲的“支教是双向的过程,你在教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也在教你们。”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两年之后的今天,当我来到线下与孩子们…
重温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为激发广大青年的革命热情,加深大学生对红色传统和红色文化的了解,丰富红色景点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全面提升青年素质。2023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