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蒙山巍巍立千秋,沂河滔滔传万代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张日尧

7.1日建党节,“踏红色足迹,寻沂蒙记忆”社会实践队队员相聚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红嫂的事迹是对沂蒙精神基本内涵的生动诠释,本次实践以“沂蒙红嫂纪念馆”为小切口,通过学习沂蒙红嫂群体形象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难忘历史,感悟沂蒙精神的强大内蕴,弘扬沂蒙精神,致力于使沂蒙精神在当今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沂蒙红嫂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田豪供图

沂蒙红嫂纪念馆作为沂蒙党性教育的核心现场教学基地,每年接待前来接受党性教育的省内外党员干部达10万人次,带动前来参观学习的各地群众年均达30万人次。山高水长沂蒙情,沂蒙精神正以其强大的教育功能,成为推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绽放着耀眼的光彩。

实践队员在沂蒙红嫂纪念馆门口进行合照时,恰巧碰到一个曲阜师范大学一位师姐工作单位的党组织同时在这里进行红色文化学习。为更好、更充分地了解沂蒙精神以及前辈们对沂蒙精神的理解,我们对其中的退伍军人和党委书记进行了采访。实践队员采访道“作为曾经参过军的战士,今天正值7月1日建党节,我们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有什么感想呢?”退伍军人回答说“沂蒙精神是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公司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感受战争年代革命前辈的战斗精神,对我们工作是一种提进和提高。”在对党委书记进行采访时,实践队员问道:“您好,请问来道沂蒙红嫂纪念馆,您有什么感想呢?”党委书记回答说:“今天我们来到了沂蒙红嫂纪念馆,重温了红嫂精神。红嫂精神是指在革命斗争年代里,沂蒙老区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党爱军的崇高精神。我作为一名新的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我将把此次学习作为契机,带领支部成员学习红嫂精神,同时,也希望年轻一代不忘初心,不断精进,当好新时代的‘红嫂’。”

在同对前辈们的采访中,他们都表达了希望通过学习红嫂精神,精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同时希望年轻一代通过学习红嫂精神,不忘初心。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退伍军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田豪供图

沂蒙红嫂纪念馆内共开设了九个展室,分别以不同的主题介绍了沂蒙山精神和一些经典红色故事。纪念馆是一个村落的形式,曾经是人们居住过的地方,后进行修缮变成了现在的纪念馆,馆内保留着许多战时留下的物品,记载着当时发生的故事。

实践队员对于沂蒙母亲王换于印象极其深刻。1939年,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等机关人员转战来到东辛庄安营扎寨,此后,罗荣桓、萧华、马宝三以及众多八路军女干部都曾住过她家,可谓“百年老屋经风雨,革命之家结情深”。抗战时期,王换于依靠党组织办起了战时托儿所,见烈士的孩子瘦弱不堪,流着泪对儿媳说:“咱的孩子死了,你还能再生,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的孩子就吃粗的吧!”

同时,沂蒙大姐李桂芬的光荣事迹也让实践队员们感触很深。“男人上前线,后方的工作妇女干,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支前,生产支前双肩担,妇女顶起半边天,关键时刻也能顶起整片天。”这是李桂芬的铮铮誓言。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沂蒙红嫂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田豪供图

“踏红色足迹,寻沂蒙记忆”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学习沂蒙精神的过程中,碰到了前往沂蒙红嫂纪念馆的另外一支社会实践队伍——安徽师范大学的实践队。对于一所来自外省的大学生实践队伍来到沂蒙学习沂蒙精神,实践队员对此惊奇的同时也有些好奇,和他们展开了学习交流。他们指出,虽然身为安徽人,但是对于沂蒙红色精神这样的优良精神,愿意去学习并宣传。由此也告诉我们沂蒙红色精神是一个可以值得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的红色精神,它不仅局限于沂蒙,不仅局限于山东,它的深刻内涵和伟大的革命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图为双方实践队员进行互相学习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田豪 供图

在对沂蒙精神的学习中,在对沂蒙红嫂纪念馆的实践历程中,实践队员学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红嫂”的光荣事迹,深刻感悟到她们身上的坚毅品质和精神;了解到老一辈、前辈的党员红色精神的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他们对新生代学习传承红色沂蒙精神的寄语;与当代青年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发扬和传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沂蒙精神在新时期建设祖国的浪潮中,再次闪耀动人的时代亮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0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黄河流域中草药调研:近距离观察中草药的生态环境
为了增长对中草药的认识,使学生了解药材的育苗种植,认识到药材的重要性,为中草药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8月8日,聊城大学药学院星星之火社会实践团队于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固河镇李庙村附近的药材种植基地…
学思践悟二十大,追寻足迹忆党史
学思践悟二十大,追寻足迹忆党史2023年暑假期间,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学生梁盈、张伊静、韩欣妤、柏恩涵、张玉五名学生在队长石雨轩的带领下,组成暑假“三下乡”队伍——百事顺利队。团队成员分别在不同地点开…
巡礼红色印记,追忆峥嵘岁月
红色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红色精神凝聚了力量,引领了未来,典藏了历史,穿越了时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为更好地学习红色精神,同…
“青春志愿 爱在社区”志愿服务进社区
7月15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旅游与艺术系三下乡“志愿风帆正扬起,青春聚力正当时——‘燃青春’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在扬州九龙湾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
湘大学子三下乡:探寻巴陵五年蝶变,守护洞庭一江碧水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阳考察,留下了“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长江由此开启了保护与发展的新时代。五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岳阳作为“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大力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走进家乡地区,在专业实践实习中留下青春印记
今年暑期,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展”走进家乡地区,在专业实践实习中留下青春印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秉承着”在实践中成长学习“,不断深化理论知识…
聚焦生态文明 共求绿色发展
2023年8月8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今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
贵州师范大学三下乡:“烽火”筑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为推动息烽县乡村文化振兴,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烽火”筑梦团队于2023年7月4日至7月10日在贵州省贵…
沂蒙红嫂情意长又长·,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承
7月1日建党节,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踏红色足迹,寻沂蒙记忆”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沂蒙红嫂纪念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寻沂蒙红嫂的足迹,学习沂蒙红色精神。本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
缅怀追思祭英魂,烈士精神世代传
为更好地缅怀先烈,追寻红色印记,8月11日,浙江农林大学“红色星火”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嘉兴革命烈士陵园,整个陵园内松柏环绕,一片恢弘气派、庄严肃穆的景象。首先,实践团成员进入嘉兴革命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