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别名南薄荷、升阳菜、野薄荷、夜息香。是一种常见的、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薄荷适应性很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通常在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采割,晒干。
薄荷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60厘米,下部数节具纤细的须根及水平匍匐根状茎,锐四菱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仅沿菱上被柔毛,多分枝。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5⑺cm,宽0.8-3cm,先端锐尖,侧脉约5-6对。轮伞花序腋生,轮廓球形,花冠淡紫色。花期6-9月,果期10月。
薄荷的化学成分为含挥发油、薄荷醇、薄荷酮、树脂、薄荷糖苷等,性凉、味辛,入肺、肝经。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在禁忌注意方面,阴虚阳亢、血燥及体虚多汗者忌服(另:薄荷忌鳖肉)。
除了在药用方面,薄荷还可用制成一种非常好的饮品,也可以作为调味料使用。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喝一杯冰镇薄荷茶可以让人感觉清凉愉悦,缓解身体疲劳。此外,薄荷也可以用于制作口香糖、牙膏等产品,其口感清新、香气浓郁,帮助人们保护口腔健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0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