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外学子三下乡:重返乡村看发展,深入基层观成果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作者:李萱萱 何艾蔚 肖安慧

乡村发展,不在一朝一夕,更不在一言一句。乡村建设,不只写在纸上,还需落实到田野土地上。在乡村社会实践的开展中,有这样一批青年积极响应号召,走向基层,深入调研,回到家乡,以观察者、记录者、亲历者、践行者的身份活跃在乡村路上,发挥所学所长,用镜头、笔尖和话筒,传递乡村发展之道,探索乡村振兴之路。2023年7月15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乡约磨子·走进乡村看发展”实践调研团来到了重庆市忠县磨子土家族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基地考察“、“进村走访”、“参观画乡”等形式展开活动,为记录磨子乡的变化,感悟家乡新发展增添了一份青年力量。

走进西瓜基地,共赏丰收喜悦

在磨子乡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园中,磨子西瓜作为主导特色产业,持续促进着磨子乡村民增收。7月16日上午,乡约磨子团队来到了磨子乡竹山村西瓜基地。正值西瓜成熟的时节,田野地上瓜甜藤绿,静待采摘。参观过程中,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基地的规模、种植方式以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情况。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生产和管理,运用技术引导和先进设备助力西瓜高质量高产量。通过对西瓜基地生产规模、包装运输、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了解,实践团成员认识到,磨子乡西瓜产业销路火爆,是磨子乡经济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农业发展新模式方面,磨子乡坚持品质原则,精心安排西瓜包装、分类、售卖等多个环节,在确保品质的基础上探索西瓜产业链高效运转的新思路,不断促进西瓜增收,为磨子西瓜打造品牌声誉。

参观完西瓜基地,实践团成员感悟颇多,收获颇多。乡村产业发展环环相扣,好产业靠的不仅是先进技术高效率,更需要好的品质留住人心,留下口碑。

走访乡村居民,畅谈发展新貌

7月16日下午,乡约磨子团队在磨子乡各村进行了走访调研。新农村建设以来,磨子乡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先后开展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旧城改造等系列行动促进生态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从道路到房屋再到用电用水,磨子乡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换来了乡村居民幸福感的稳步提升。

实践过程中,团队走访村民家中,收集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实地考察了磨子乡旧城改造等项目推进的具体情况,探究乡村振兴视角下磨子乡的发展与蜕变。据实践团了解,在磨子乡的农村建设中,驻村工作队积极入户走访,听取村民意见建议,结合实际有序推进磨子乡建设改造项目。磨子乡整乡自2021年12月起开始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为切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磨子土家族乡多措并举,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凝聚群众共识,保障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整乡有序推进。目前,磨子乡乡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也成效显著。

参访农民画乡,记录磨子文化

7月18日上午,乡约磨子团队寻访磨子土家画乡,走进农民画室,感受磨子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磨子乡,农民画室是村民们农忙闲时的好去处。农民画家们拿惯了锄头的手,提起画笔,将乡村美景用新颖、鲜活的方式,勾勒成画。初到土家画乡,画室负责人刘光祥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参访过程中,他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目前画室的规模、培训班的开展、画乡作品的展出等情况。参访结束后,成员们跟着农民画工刘奶奶提笔作画,体验土家画乡的奇妙创作。

学习体验后,实践团结合传媒专业,为土家画乡拍摄了记录短片。实践团成员表示,“土家画乡是我比较少见到的一种乡村文化艺术,提笔画乡村,是有趣的,有新意的,更是富有意义的。”作为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式之一,土家画乡用文化产业助推磨子发展,宣传磨子土家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为其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实践接近尾声,团队收获的不仅是一份记录,更有一番感悟。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身处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既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最有活力、有干劲的一代,青年在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广袤田野中孕育着的无限机遇与可能,正等待广大青年深耕发掘。时代呼唤青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书写与时代同行的青春篇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义不容辞,我们责任在肩。

图为实践调研团成员合影。通讯员 廖泽辉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0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索乡村茶叶,实践兴茶助农
乡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乡村的富庶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为深入了解日照绿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兴茶助农”实践队于6月29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江北绿茶第一镇—…
安徽学子下三乡:科技创新,翘首未来
安徽青年网马鞍山7月7日电(通讯员方宇浩李晓宇)。七月一日,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生互联网+比赛的参与情况,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技创新,翘首未来”实践队走进大一新生群体,深入校区,通…
志愿传递爱心,服务奉献真情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罗锦骜)为了响应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2023年6月27日,在十堰残障儿童幼儿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
芜湖市无为市烈士陵园:永恒的敬意与记忆
【导语】无为市烈士陵园作为芜湖市的重要纪念地,见证了无为市人民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这座陵园是对英勇烈士的崇高致敬,也是一座永恒的记忆之地。芜湖市无为市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
热血青年献青春,志愿服务暖人心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罗锦骜)为了响应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2023年6月27日,在十堰残障儿童幼儿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
青春志愿行,你我在行动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罗锦骜)为了响应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2023年6月27日,在十堰残障儿童幼儿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
苏州博物馆文化调研
为了使当代大学生更好感悟苏州文化,苏州博物馆文化调研团于7月21号赴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展文化调研活动。苏州博物馆西馆是苏州博物馆设立的分馆,由德国建筑师GMP事务所所设计而成。其建筑借鉴了江南水乡的格局…
财税政策助推“双碳”发展,新能源企业逐“绿”前行
财税政策助推“双碳”发展,新能源企业逐“绿”前行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规划方案推动相关工作。从“发展可再生能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从“推进能源低碳…
黔南医专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薪火 助力乡村振兴
暑假期间,“多彩贵州”全国专项活动团队——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力乡助·薪火相传”理论宣讲实践团的同学们走进荔波县朝阳镇板麦村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
安徽工业学子三下乡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乡村,擎画振兴力量中国青年网安徽八月五日电(通讯员:傅芳)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发展,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深光”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寻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