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要力争实现水遗产保护显著增强,推动水利工程与文化深度融合,加强人们对于“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的理解,8月,河海大学“沧海思遗,青春启航”水工程文化遗产实践团的成员们前往江苏省扬州市古运河风景区进行走访调研,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探寻运河遗产之旅。
在扬州古运河旁,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对扬州市社会群体展开了采访调查,进一步了解江苏省社区居民、游客、学生等群体对大运河江苏段水利工程文化遗产的认知和意愿,真实感受其保护与科普现状,为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科普计划提供指导和依据。
在运河边,调研团的成员们采访了当地的居民姜老。扬州,是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而姜老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扬州人,见证了2014年大运河的成功申遗,无疑对此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看到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逐渐成熟到最后的申遗成功,让作为一名扬州人的自己感到由衷的自豪与满足。”大运河自春秋时期开始修建,历经千年沧桑,是古代水利工程与文明交流的缩影。一条历史悠久的大运河不仅哺育了沿岸世世代代的村落居民,其蕴含的杰出的水利智慧更是享誉中外,成为人们了解传统水利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为流动的人类文明遗产,大运河留下了诸多文化资源。受访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在校内,学校会开设相关课程的宣传教育;在课堂外,学校也会从博物馆、重要遗址、圩堰闸站工程等筛选出具有研讨价值的教育资源,拓展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调研团的成员们也随机对参观的游客进行了采访。受访的游客们大多来自省外,通过短视频、广播电视等媒体而慕名来扬参观。博物馆内应用了一些数字技术来讲述运河故事,通过可视化展示运河舟楫、街肆、城市等等,让数字技术助力文物“活起来”。
“通达千里,运化古今”。本次对扬州市社会群体的采访调研,不仅让调研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不同社会群体大运河江苏段水利工程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同时调研发掘了讲好“运河故事”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有助于传承运河历史文脉,让运河水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1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