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研团葛洁同学进行了线上调研学习,跟随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韩茂莉研究了江河演变与人类活动,收获颇多。 (一)黄河河源的探索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没有离开过黄河之滨,黄河的源头又在哪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诗中将黄河之水如同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势不可当的气势书写得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然而这仅是文学,真正对黄河河源的探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存在,“河出昆仑“”河出积石”“重源潜流”均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对于河源的认识;时至唐贞观年间,将军李靖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远征吐谷浑人,这支军队抵达星宿海以西的河源地区,虽然限于战事,不能进行进一步考察,但这是中原人首次与黄河源头近距离接触。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由朝廷组织,派遣都实为首领,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黄河河源勘察。翰林侍读潘昂霄将都实的弟弟阔阔出讲述的考察结果记录为《河源志》:
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群流奔犊,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刺脑儿(按,即扎陵湖、鄂陵湖)。
元人此次考察仅到达星宿海,星宿海以上仍然没有进行踏勘。明清两代对于黄河河源的认识没有超出唐人、元人的成就。进入20世纪,中外考察队先后对黄河河源做过多次考察,经过反复探索,1978年青海省政府组织的考察得出了关于黄河河源最科学的结论,并在探明黄河源头的同时,也厘清了河源区湖泊的位置:星宿海以上共有三条河源,根据长度、水量、流域面积等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河源区的湖泊扎陵湖在西,鄂陵湖在东。
(二)黄河中游河道变迁
黄河历史上的灾难可用“善淤、善决、善徙”概括。由于黄河上、中、下游地貌、泥沙含量以及河道水文特点不同,各河段的水患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历史时期黄河干流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平原地带,但是地处上游的银川平原、河套平原以及位于中游的禹门口至潼关段、孟津至武陟段,河道都发生过较大幅度的摆动。其中禹门口至潼关段的河道摆动尤其令人瞩目,黄河自龙门涌出山西、陕西两省间峡谷地带,河面骤然展宽,失去地形束缚的河道频繁做东西向摆动。黄河河道的摆动不仅使周围的土地时而处于河西,时而处于河东,且令洛河某些年注入黄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另一些年则注入渭河,成为黄河的二级支流,洛河、渭河以及黄河干流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断变化。①若黄河干流西移,必然缩减洛河下游的流程,而使洛河直接注入黄河;黄河东移以后,河西之地大幅度扩展,洛河下游流程增长,并注入渭河,成为黄河的二级支流。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自然历程伴随黄河干流的摆动。周而复始地穿行在这片土地上。《禹贡》《山海经》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河道偏东,洛河注入渭水。秦末汉初,河东那片滩地被开辟为农田。此后《汉书·地理志》仍有洛河注入渭河的记载,这样的河道关系一直维持到隋代。隋代初年,黄河再次西移,不仅洛河注人黄河,西移的河道还冲毁了大量的良田。这次黄河西移维持的时间并不长,隋朝末年河道东移,洛河再度注入渭河。唐至北宋时期黄河稳定在偏东河道,直至北宋后期河道西移,洛河成为黄河的一级支流。中国古代地图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是这一时期
的河道变化恰好被地图记录了下来。
辛德勇研究北宋时期的几幅地图发现:元符三年(1100)刊刻的镇江《禹迹图》上,洛河注人渭河。宣和三年(1121)刊刻的《九域守令图》上,洛河下游刻有两条河道,一条人黄河,一条人渭河。如此情况,应是地图刻制之初洛河仍注入渭河,宣和三年后黄河河道西移,洛河直接注入黄河,面对这一变化,图上补刻了一条新的河道。1136年刊刻的西安《禹迹图》与《华夷图》两幅地图上,已经没有洛河注入渭河的河道,只留下一条注入黄河的河道。这四幅地图清楚地展现了历史时期黄河河道的变迁过程。大约元末明初,黄河东移,洛河又注入渭河。明成化年间(1465-1487)黄河又一次西摆,洛河注入黄河,这次西摆形成的河道一直维持到 民国初年。1928年黄河开始东移,洛河再次注入渭河,至今河、渭、洛依然保持这一关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